[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8804.3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9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文;张树梓;李洁;刘金柱;周艳伶;李联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段明静 |
地址: | 05006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华北 落叶松 人工林 天然更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包括联合采取如下措施:A、抚育间伐,开窗透光;B、径级调控以提升径级结构多样性,增加垂直层次;按照待抚育林不同胸径分成若干径级,遵循采伐后各径级植株的剩余数量趋近于一致的原则,将总间伐株数分摊到各个径级的植株;C、清除枯落物阻隔,露出土壤,对土壤进行破土翻耕,促进种子萌发定居;D、采取人工喷洒秸轩腐熟剂的措施加速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分解。本发明方法科学严谨,采用四种措施相结合,从林分光照、结构、土壤、养分等层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解决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华北落叶松是中国特有的松科落叶松属高大乔木,是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森林树种。河北省华北落叶松面积388.25万亩,主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造,大部分林分已进入成熟期,集中分布于承德和张家口地区,是冀北地区的主要生态和用材树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河北省国土绿化和生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普遍存在天然更新能力差、更新苗难以成树、难以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现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不良已经成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的正向演替和可持续经营。
经多年调查研究,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林分初植密度过大,间伐抚育滞后,林内适宜于幼树生长的光照条件不足。二是落叶松人工林为同龄林,径级结构一致,缺乏垂直层次,对上层空间竞争激烈,郁闭度较大,幼树没有充足的生存空间。三是林内枯落物蓄积较厚,分解缓慢,严重阻隔落叶松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在枯落物中发芽种子由于根系达不到土壤,次年死亡率达80%以上。四是纯林中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低,枯落物种类单一,不利于枯落物快速分解返还土壤养分。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该方法从改善林分光照条件、提升林分径级结构多样性、清除枯落物阻隔、改善土壤条件等方面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实现森林正向演替,提升森林资源可持续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包括联合采取如下措施:
A、抚育间伐,开窗透光
对郁闭度>70%的华北落叶松成熟林进行抚育间伐,开窗透光,间伐后郁闭度保持在60%-70%;对郁闭度≤70%的不予处理;间伐时,在均匀间伐的原则下,采伐强度采取10株间n株的措施;n计算方法如下:
n=(10×S)/100
式中:S为采伐强度,%;n为间伐株数,株;
B、径级调控以提升径级结构多样性,增加垂直层次
调查待抚育林分当前胸径分布情况,按照植株胸径分成若干径级,分别统计各径级的植株数量Ni;并且根据采伐强度S计算总间伐株数N,N=S×抚育林待调控区总林木数;
按照采伐后各径级植株的剩余数量趋近于一致的原则,将总间伐株数N分摊到各个径级;
措施B和措施A结合进行,在二者冲突时措施B优先于A;
C、清除枯落物阻隔,促进种子萌发定居
将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按照块状或带状清除,使土壤裸露,清除后的枯落物堆积于裸露土壤的下坡向边缘以利于吸水保水和阻隔地表径流,对土壤进行破土;
D、加速枯落物分解,培肥林地土壤
采取人工喷洒秸轩腐熟剂的措施加速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8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