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8970.X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3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英;相立鑫;姚云龙;腾博文;孙学增;张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H19/08;B63H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白芳仿;刘锋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机器人 | ||
1.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躯体(01)、至少两个第一支腿(02)、至少一个第二支腿(03),所述躯体(01)上设置有躯体动力装置,所述躯体动力装置适于在水下机器人不执行任务时带动所述躯体(01)移动,所述第二支腿(03)上可拆卸连接有末端执行器(31),所述第一支腿(02)、所述第二支腿(03)均与所述躯体(01)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腿(02)适于在执行任务时带动所述躯体(01)移动,所述第一支腿(02)适于相对躯体(01)转动,所述第二支腿(03)适于通过所述末端执行器(31)执行任务,所述第二支腿(03)适于相对所述躯体(0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02)包括行走元件(21)、第一支腿第一节(22)、第一支腿第二节(23),所述行走元件(21)用于支撑所述躯体(01),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走元件(21)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躯体(01)上,所述行走元件(21)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全方位转动,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与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所成夹角在0°-360°范围内改变,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适于相对于所述躯体(01)以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的中心轴线为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02)还包括第一连接副(24)、第二连接副(25)、第三连接副(26),所述第一连接副(24)为球副,所述第二连接副(25)为圆柱副,所述第三连接副(26)为球副,所述行走元件(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副(24)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上,所述第一连接副(24)内设置有第一舵机,所述第一舵机与所述行走元件(21)相连接,所述第一舵机驱动所述行走元件(21)相对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转动,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副(25)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上,所述第二连接副(25)内设置有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与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相连接,所述第二舵机驱动所述第一支腿第一节(22)相对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转动一定角度,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副(26)连接于所述躯体(01)上,所述第三连接副(26)内设置第三舵机,所述第三舵机与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相连接,所述第三舵机驱动所述第一支腿第二节(23)相对所述躯体(0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03)包括末端执行器(31)、第二支腿第一节(32)、第二支腿第二节(33),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一端连接所述末端执行器(3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躯体(01)上,所述末端执行器(31)适于相对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全方位转动,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适于相对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全方位转动,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适于相对所述躯体(01)以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的中心轴线为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03)还包括第四连接副(34)、第五连接副(35)、第六连接副(36),所述第四连接副(34)、所述第五连接副(35)、所述第六连接副(36)均为球副,所述末端执行器(31)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副(34)与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副(34)内设置有第四舵机,所述第四舵机驱动所述末端执行器(31)相对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全方位转动,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通过所述第五连接副(35)与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副(35)内设置第五舵机,所述第五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腿第一节(32)相对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全方位转动,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通过所述第六连接副(36)连接于所述躯体(01)上,所述第六连接副(36)内设置第六舵机,所述第六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腿第二节(33)相对所述躯体(01)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89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