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留人示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1247.2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30 | 分类号: | B60R25/30;B60R25/31;B60R25/33;B60R25/34;B60R25/10;B60R25/102;B60Q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张维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留人 示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留人示警系统及方法,包括主动示警系统、被动示警系统、主动离车系统,主动示警系统的三级主动示警子系统包括车机中控和与其连接的摄像头、音响;二级主动示警子系统包括车机中控和与其连接的车把手传感器、音响和麦克风;一级主动示警子系统包括车机中控和与其连接的GPS模块、麦克风;被动示警系统系统包括车机中控和与其连接的生物识别传感器、摄像头、HUD设备、车把手传感器、音响、麦克风。本发明规范了两种不同的示警系统,一种是主动示警,对靠近车门/对车进行肢体动作的识别功能,利于用户作出反应。另一种是被动示警,利于车内用户生命特征波动而无法做出主动行为时,向车外行人示警,从而帮助用户脱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留人示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车辆在当前社会中越来越普及,很多家庭在生活和出行中经常使用。当出现小孩在车内睡觉,妈妈需要暂离车辆,车开着空调的场景时,小孩在车内的安全很难得到保证,虽然目前智能车可以做到识别车内人员的体温从而开启空调,但是依旧无法做到非驾驶员的用户在下车后对车辆进行开关控制。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宠物模式,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在主人离开车辆后,车内的空调系统依然能正常工作,保证车内的温度适宜,本质是一个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哨兵模式,是在指定区域泊车并落锁后,自动监控车辆周围的可疑活动。当探测到可疑行为时,车辆将根据威胁的严重程度做出反应。如果检测到严重威胁,车载摄像头将开始录像,并启动警报系统,并同步手机端应用。
但是,目前的哨兵模式不能报警,不能识别人脸,宠物模式不能打开车门,否则触发警报。并且这些都只是对于用户的示警,在真正遇到危险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向国家机关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当车内所留的人希望下车时,判断是否允许的权限未明,且车内人离车后,车辆如何关闭的问题也未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内留人示警系统及方法,相较于市面上的哨兵模式和宠物模式,规范了两种不同的示警系统,一种是主动示警,对靠近车门/对车进行肢体动作的识别功能,利于用户作出反应。另一种是被动示警,有利于车内用户生命特征波动而无法做出主动行为时,向车外行人示警,从而帮助用户脱困。此外,增加了车内用户能够在获得权限后下车,且车内重新锁闭的功能,弥补了市场空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留人示警系统,包括主动示警系统、被动示警系统、主动离车系统,所述主动示警系统包括三级主动示警子系统、二级主动示警子系统、一级主动示警子系统;
所述三级主动示警子系统包括摄像头、车机中控和音响,所述摄像头、音响均与车机中控电连接;
所述二级主动示警子系统包括车把手传感器、车机中控、音响和麦克风,所述车把手传感器、音响、麦克风均与车机中控电连接;
所述一级主动示警子系统包括GPS模块、车机中控、麦克风,所述GPS模块、麦克风均与车机中控电连接;
所述被动示警系统系统包括生物识别传感器、摄像头、HUD设备、车把手传感器、音响、麦克风和车辆中控,所述生物识别传感器、HUD设备、摄像头、车把手传感器、音响、麦克风与车辆中控电连接;
所述主动离车系统为车机中控。
进一步的,所述车机中控包括触摸屏、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与触摸屏、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GSM模块、4G/5G模块和蓝牙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识别传感器集成到车辆靠背、安全带及坐垫中。
进一步的,所述HUD设备为投影到挡风玻璃上的WHUD。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内留人示警方法,包括主动示警步骤,所述主动示警步骤包括三级主动示警,分别为:
S1、第三级主动示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1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