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CAN收发器的装置、收发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6460.2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科内利斯·克拉斯·沃登伯格;约翰内斯·P·A·弗拉伯斯;斯特凡·保罗·范登赫克;林克·德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纪雯;李敬文 |
地址: |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can 收发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CAN收发器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装置包括:两个装置输出节点,所述两个装置输出节点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装置输出节点将所述衰减装置电耦合在所述CAN收发器的两个收发器端之间,其中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响应于将大于第一参考电压或小于第二参考电压的共模电压施加到所述装置输出节点而从第一装置状态改变到第二装置状态,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衰减装置另外配置成在所述第一装置状态期间在每个装置输出节点处引起第一电输出电阻,并且其中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装置状态期间在每个装置输出节点处引起第二电输出电阻,其中所述第二输出电阻小于所述第一输出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响应于将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但大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的共模电压施加到所述装置输出节点而从所述第二装置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一装置状态。
3.根据在前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分支从第一装置输出节点延伸通过第一电阻器和第一二极管到达所述电路的第一参考电压节点,并且从第二装置输出节点延伸通过第二电阻器和第二二极管到达所述电路的所述第一参考电压节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支从所述第一装置输出节点延伸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器和第三二极管到达所述电路的第二参考电压节点,并且从所述第二装置输出节点延伸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器和第四二极管到达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节点。
4.根据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各自耦合到所述第一参考电压节点,并且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各自耦合到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节点。
5.根据在前的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可切换地耦合到所述第一参考电压节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可切换地耦合到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节点。
6.根据在前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被启用或停用,并且其中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仅当所述衰减装置被启用时执行从所述第一装置状态到所述第二装置状态的所述改变,并且其中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当被停用时始终处于所述第一装置状态。
7.根据在前的权利要求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装置包括控制输入,所述控制输入被配置成从所述CAN收发器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基于能由所述CAN收发器接收的数字输入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从所述第一装置状态到所述第二装置状态的所述改变。
8.根据当依据权利要求5时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装置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以启用或停用所述衰减装置。
9.一种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到CAN-BUS信号线的两个收发器端,以及根据在前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衰减装置,所述衰减装置经由所述衰减装置的所述装置输出节点电耦合在所述收发器的所述收发器端之间。
10.一种用于衰减装置的方法,所述衰减装置包括装置输出节点,所述装置输出节点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装置输出节点将所述衰减装置电耦合在收发器的两个收发器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装置输出节点处感测共模电压;
(b)响应于所述共模电压变得大于第一参考电压或低于第二参考电压而从所述衰减装置的第一装置状态改变到所述衰减装置的第二装置状态,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
(c)当所述衰减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装置状态时,在每个所述装置输出节点处引起第一电输出电阻;以及
(d)当所述衰减装置处于所述第二装置状态时,在每个所述装置输出节点处引起第二电输出电阻,所述第二输出电阻小于所述第一输出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64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