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8957.8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文;丁加中;杨华蕾;马永涛;杜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鑫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6 | 分类号: | C07C69/76;C07C67/08;C07C67/48;C07C67/54;C07C67/60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戚笑颐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溴邻苯二 甲酸 二异辛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不合理,存在收率低、选择性差、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酯化反应:以四溴苯酐和异辛醇为原料,加入带水剂和复合催化剂,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粗品;(2)后处理:将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粗品进行真空脱醇,减压蒸馏,经过碱洗、水洗、干燥得到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邻苯二甲酸类是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增塑剂,但是该产品抗热老化性、挥发性、抗水性和抗油性不够优良。而四溴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同时含有卤素和酯基,不仅保留了邻苯二甲酸酯良好的增塑性能,又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改善了邻苯二甲酸酯的耐热性差和易挥发的缺点。但是目前制备四溴苯甲酸异辛酯的工艺多存在收率低、选择性差等问题,急需研究新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收率高、纯度高且色度低的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制备方法。
一种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酯化反应:以四溴苯酐和异辛醇为原料,加入带水剂和复合催化剂,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粗品;(2)后处理:将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粗品进行真空脱醇,减压蒸馏,经过碱洗、水洗、干燥得到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优选的,步骤(1)中,四溴苯酐和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2~1:2.5。
优选的,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异辛酯和钛酸四异丁酯复配制得,钛酸四异辛酯和钛酸四异丁酯的质量比为5:1。
优选的,所述复合催化剂用量为四溴苯酐与异辛醇质量之和的0.5%~2%。
优选的,带水剂为二甲苯、四氯乙烷、氯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带水剂的加入量为四溴苯酐与异辛醇质量之和的15%~25%。
优选的,步骤(1)中,酯化反应温度为160℃~170℃,反应时间为6~8h。
优选的,碱洗的方法为: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在90-95℃下搅拌碱洗2-3次,每次碱洗1~2h后,分液。
优选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优选的,水洗的方法为:将碱洗后的粗物料加入到水洗釜中,加入水后于90~95℃下搅拌水洗2~3次,每次水洗用水量为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粗品重量的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一种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新型合成工艺,相比于传统工艺而言,本发明加入了带水剂,一方面,加入的带水剂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将产生的水分带走,达到快速降低反应体系中的水分的目的,加快反应向酯化方向进行,同时减少了由于水分存在而导致的副反应发生,减少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水解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反应收率和纯度,反应收率最高为99.50%,纯度最高为95.50%。另一方面,带水剂也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反应温度,使四溴苯酐和异辛醇在160℃~170℃即可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新型合成工艺中,还采用了复合催化剂,复合催化剂为钛酸四异辛酯和钛酸四异丁酯按5:1比例复配,复配催化活性提高,且由于复合催化剂大部分是钛酸四异辛酯,其水解后产生的是异辛醇,避免产生其它醇类杂质,导致酯化过程的异物的产生,极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鑫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鑫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8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船舶用中央冷却系统
- 下一篇:定长索调节装置以及张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