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檀香茶制作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1097.3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胡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悠然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彭高 |
地址: | 3623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乌龙茶 加工 工艺 檀香 制作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香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檀香茶制作方法及其设备。一种基于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檀香茶制作方法及其设备,步骤一:进行檀香树嫩叶采摘;步骤二:将嫩叶均匀铺在水筛上;步骤三:开始做青;步骤四:进行锅炒杀青;步骤五:将杀青叶放置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历时30分钟;步骤六:揉捻机工作;步骤七:进行烘干;揉捻机,包括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揉捻桶、进料管、第二揉捻桶、收集低筒、连接筒与往复移动筒,本发明中制备的檀香茶具备形条索紧结,颗粒较小,干茶叶泽青褐。冲泡后色度黄绿翠丽、亮度光亮、茶水清澈;香气带有淡淡药项和杏仁香、滋味幽雅、叶底芊长柔软、色泽翠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檀香茶制作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目前的乌龙茶缺少檀香型的,并且现有的乌龙茶外形比较松弛,颗粒较大,冲泡后乌龙茶的色量暗淡;
并且现有的乌龙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揉捻机进行使用,如,公开(公告)号为:CN107593959A的压板在茶叶随着第一揉捻桶转动时,能够上下移动,反复对茶叶施加压力,有助于茶汁溢出和茶叶成形,使茶叶的揉捻效果更佳。第一揉捻桶与揉捻盘反向转动,茶叶能够随着第一揉捻桶转动,增强了茶叶在揉捻桶中的流动性,使茶叶揉捻更均匀,同时使第一揉捻桶和第二揉捻桶的相对转动速度增加,茶叶更容易揉捻成形,提高了揉捻效率。
上述装置能对茶叶进行揉捻,但是在茶叶揉捻的过程中,茶叶会出现碎屑,导致茶叶的制备存在质量低下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檀香茶制作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檀香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檀香树嫩叶采摘;
步骤二:将嫩叶均匀铺在水筛上,再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萎凋,时间约90分钟。
步骤三:开始做青;总共历时13小时。期间,先采用浪青手法拍打嫩叶,再进行晾青,历时2小时,再次进行浪青,然后再将做青叶放到水筛上静置;
步骤四:进行锅炒杀青;待锅温升至165℃左右,投入做青叶,炒制过程中叶温达到66℃左右,约10分钟,结束杀青;
步骤五:将杀青叶放置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历时30分钟;
步骤六:揉捻机工作;电机轴带着揉捻扇叶进行转动,使得揉捻扇叶进行转动,茶叶在第二揉捻桶的内部进行第二次揉捻,第二揉捻的茶叶会进入到连接筒的内部,茶叶从连接筒进入到往复移动筒内部,在电机轴转动时,侧推块对被推块进行推动,被推块向一侧移动,往复移动筒朝向复位弹簧移动,复位弹簧发生形变,当侧推块与被推块错开之后,复位弹簧让往复移动筒复位,往复移动筒的移动是往复的,往复移动筒带着过滤孔,对茶叶进行往复过滤,茶叶中的碎屑会从过滤孔过滤出来,茶叶的碎屑进入到暂存框的内部;
步骤七:进行烘干;先用110℃烘15分钟,然后将温度降到85℃烘干,历时40分钟。
揉捻机,包括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揉捻桶、进料管、第二揉捻桶、收集低筒、连接筒与往复移动筒,其中第一揉捻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上侧,所述进料管安装在壳体上,其中第二揉捻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下侧,所述收集低筒固定安装在第二揉捻桶的下侧,其中连接筒固定连接在收集低筒的下侧,所述往复移动筒套在连接筒远离收集低筒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悠然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悠然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1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