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切削钢的锻造方法、易切削钢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5493.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虎;郑淮北;刘庭耀;宋令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2;C22C38/00;C22C33/04;B2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孔凡梅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香岛大道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锻造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切削钢的锻造方法、易切削钢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易切削钢铸锭均匀化处理;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易切削钢铸锭镦拔得到易切削钢铸坯;将易切削钢铸坯多趟锻造,每趟锻造在不同的旋转送进角度进行,锻造结束得到易切削钢。本发明通过均匀化热处理和镦拔工艺,改善了易切削钢铸锭的宏观偏析及微观偏析,成分均匀性得到了大幅提升,焊合了铸锭芯部疏松及缩孔缺陷;本发明通过三趟锻造工艺,严格控制每趟的送进速度、旋转角度、锻造温度等参数,提高了锻压锭的组织均匀性,可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晶粒度和质量;本发明的熔炼、锻造工艺简单及原材料来源广泛,在制造汽车、高铁、家电及办公装备的零部件方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锻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切削钢的锻造方法、易切削钢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易切削钢是指在钢中加入一定数量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硫、磷、铅、钙、硒、碲等易切削元素,以改善其切削性的合金钢。根据所含易切削元素的不同,可以将易切削钢分为硫系易切削钢、铅易切削钢、钛易切削钢及复合易切削钢等。硫系易切削钢是问世时间最早,迄今为止用量最大并且用途最广的易切削钢,占世界和我国易切削钢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70%与90%以上。硫系易切削钢主要用在螺栓、螺母、管接头和弹簧座等复杂机械零部件,这些复杂部件需要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切削加工,为了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必须要求钢材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硫系易切削钢中的硫主要以硫化锰的形式存在,硫化锰的缺口效应可割断基体的连续性,使切削过程中的应力得以释放。硫化锰在钢中有很好的塑性,作为软质相起到了润滑作用,可降低刀具的磨损,有效提高钢材的切削性能。
有研究发现,易切削钢在锻造或轧制变形后容易生成细长条状的硫化锰,引起钢材的各向异性,降低钢材的综合性能。因此,合理控制含硫易切削钢中的硫化锰使其具有合适的形貌、尺寸及长宽比,对提高钢材的切削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控制硫化锰在锻造变形过程中的的形貌、尺寸与分布状态,使硫化锰夹杂物的尺寸、长宽比及最大弦长等关键参数提高Y12Cr18Ni9Cu2型易切削钢切削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切削钢的锻造方法,包括。
将易切削钢铸锭均匀化处理;
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易切削钢铸锭镦拔得到易切削钢铸坯;
将易切削钢铸坯多趟锻造,每趟锻造在不同的旋转送进角度进行,锻造结束得到易切削钢。
进一步地,所述将易切削钢铸坯多趟锻造,每趟锻造在不同的旋转送进角度进行,锻造结束得到易切削钢包括,
将易切削钢铸坯进行三趟锻造:
第一趟锻造的旋转送进角度为90°/锤,得到边长为100-120mm的方坯;
第二趟锻造的旋转送进角度为45°/锤,得到外接圆为80-90mm的正八边形坯;
第三趟锻造的旋转送进角度为15°/锤,得到直径为50-80mm的棒状坯即易切削钢;
其中,三趟锻造中还控制进样速度、锻造锤击频率和每次锻造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速度为0.3-0.5m/s;
所述锻造锤击频率为80-100次/min。
进一步地,所述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易切削钢铸锭镦拔得到易切削钢铸坯包括,
在温度≥1120℃下,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易切削钢铸锭镦粗、拔长和滚圆得到直径为180-200mm的锻压锭,所述镦粗的压下率为20-50%,所述拔长的压下率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5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