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访客的车载功能控制方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6745.2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牟红兵;郭中良;吕整华;罗雪飞;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H04L9/32;H04L67/51;B60R25/25;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周欢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访客 车载 功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访客的车载功能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车辆启动之后,判断车辆挡位是否为驻车挡;若挡位为驻车挡,则启动车机;在检测到驾驶位存在驾驶员之后,通过驾驶员监控系统采集当前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获得驾驶员身份;若驾驶员身份为访客,则对相应的车载功能进行限制。采用本方法能够解决车辆在访客模式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访客的车载功能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辆针对访客的情况设置了访客模式,该访客模式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设置或新能源车辆的中控屏等设置密码来实现访客模式,如果访客记住密码,则访客模式会转变为车主模式,车主的隐私将难以得到保护;而如果车主忘记密码,则需要通过很多信息来找回密码。而且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的访客模式在安全方面涉及较少,例如,当车上只有访客,没有车主时,访客驾驶该新能源车辆出现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地点不在道路摄像监控范围内,则难以进行责任取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基于访客的车载功能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访客模式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访客的车载功能控制方法,应用于车机,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车辆启动之后,判断车辆挡位是否为驻车挡;若所述挡位为驻车挡,则启动车机;在检测到驾驶位存在驾驶员之后,通过驾驶员监控系统采集当前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获得驾驶员身份;若所述驾驶员身份为访客,则对相应的车载功能进行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执行访客模式,对相应的车载功能进行控制,包括:关闭车主信息显示功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和弹射模式功能,其中,所述车主信息包括车主身份信息、车主语音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若所述当前车速大于车速阈值,则降低所述当前车速,以使所述当前车速小于或等于所述车速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若所述当前车速大于车速阈值,则降低所述当前车速,以使所述当前车速小于或等于所述车速阈值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车速计算所述当前车速的变化率,当所述变化率大于或等于变化率阈值时,获得所述目标车辆的经度信息和纬度信息,并将所述经度信息和纬度信息进行发送,以提示移动终端所述目标车辆的地理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若所述目标车辆发生碰撞之后,还包括:断开所述目标车辆的高压供电并获得断开时长,当所述断开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时,断开所述目标车辆的低压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过驾驶员监控系统采集当前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获得驾驶员身份之前,还包括:获取来自移动终端的车载功能信号,若所述车载功能信号为打开,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设置访客模式;若否,则通过驾驶员监控系统采集当前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来自移动终端的车载功能信号,若所述车载功能信号为打开,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设置访客模式之后,包括:若是,则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访客模式请求,根据所述访客模式请求执行访客模式。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访客的车载功能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驾驶员监控系统,用于通过所述驾驶员监控系统采集当前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驾驶员监控系统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获得驾驶员身份;座舱域控制器,用于若所述驾驶员身份为访客,则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对相应的车载功能进行限制;车联网系统,用于将所述经度信息和纬度信息进行发送,以提示移动终端所述目标车辆的地理位置;汽车远程服务平台,用于接收车辆碰撞数据并进行标记分类,获得分类后的备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6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