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化组装与表面处理的片材连料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7554.8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杰;史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8/06;B21D28/10;B21D28/26 |
代理公司: | 苏州源禾科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38 | 代理人: | 张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组装 表面 处理 片材连料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冲压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化组装与表面处理的片材连料加工方法,步骤包括:正向冲撕、反向冲断和正向回嵌,所述正向冲撕步骤为从正面将产品成型区不完全冲切至料带厚度的1/2以上,所述反向冲断步骤将产品成型区反向冲切至厚度的1/2以上,所述正向回嵌步骤将产品成型区重新从正面冲切至料带厚度的1/2以上。本方法能够解决连续表面处理与后自动化组装的技术瓶颈,可整条或连续多个产品同时表面处理,可实现用简单机构将产品取出实现高效多件连续自动化组装,不存在丝屑、毛边、破损、污染,良率高,效率产能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化组装与表面处理的片材连料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比较薄的金属产品,很多需要在薄的料带上冲压加工得到。通常的做法是将金属产品变形完成后从料带上切断成小件。这样做的缺点在于:
1、金属产品的边缘容易产生冲裁冲击丝屑、毛边、破损、污染,有可能需要对边缘进行再处理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产能低;
2、金属产品从料带上掉落后就变成了散件,如果散件要再进行表面处理就会遇到堆叠问题,引起表面处理不彻底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加工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组装与表面处理的片材连料加工方法,能够避免产品边缘出现毛刺,同时使产品成型区依旧嵌合在料带内,方便收卷和进行表面处理。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自动化组装与表面处理的片材连料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S1、冲定位孔:料带在设计中包括产品成型区和连接料,在所述连接料上冲出若干定位孔;
S2、正向冲撕:以所述定位孔为基准,从料带的正面将产品成型区不完全冲切至料带厚度的1/2以上,并保持所述产品成型区与所述连接料连接;
S3、反向冲断:以所述定位孔为基准,将所述产品成型区反向冲切至厚度的1/2以上,并保持所述产品成型区嵌合在所述连接料内;
S4、正向回嵌:以所述定位孔为基准,将产品成型区重新从正面冲切至料带厚度的1/2以上,并使所述产品成型区嵌合在连接料内。
具体的,所述正向冲撕后所述产品成型区仅剩1/3料带厚度连接在所述连接料的反面。
具体的,所述反向冲切后所述产品成型区仅剩1/4料带厚度嵌合在所述连接料的正面。
具体的,所述正向回嵌后所述产品成型区仅剩1/4料带厚度嵌合在所述连接料的反面。
具体的,所述冲定位孔步骤与所述正向冲切步骤之间还包括冲工艺孔步骤和变形步骤,所述冲工艺孔步骤在所述连接料上冲出若干围绕所述产品成型区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距离所述产品成型区的边缘2-3mm;所述变形步骤在所述产品成型区内冲压出凸起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法能够解决连续表面处理与后自动化组装的技术瓶颈,可整条或连续多个产品同时表面处理,可实现用简单机构将产品取出实现高效多件连续自动化组装,不存在丝屑、毛边、破损、污染,良率高,效率产能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料带表面的结构变化图;
图2为料带截面的结构变化图。
图中标记为:
1-连接料,11-定位孔,12-工艺孔;
2-产品成型区,21-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7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裁切装置以及含有其的压合设备、静音轮胎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