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跨海中锚碇钢梁小节段顶推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5863.8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2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武;吴睿;胥奇;廖文龙;孙灿;胡琦;王臻;缪钟毅;廖林冲;雷林林;廖虎;廖红兴;任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刘翠霞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海 中锚碇 钢梁 小节 段顶推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跨海中锚碇钢梁小节段顶推安装方法,将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在永久墩的第一永久墩和第二永久墩顶部,在大节段钢箱梁端头之外的永久墩之间设置多个临时墩,在靠近已安装钢箱梁的位置设置拼装支架;在永久墩和临时墩的顶部设置顶推装置,在拼装支架的顶部设置多个滑块装置;在大节段钢箱梁端头的位置设置提梁站;利用浮吊将前导梁吊装在临时墩的拼装支架和第一临时墩的顶部;将首段小节段钢箱梁运送至提梁站,通过提梁站将小节段钢箱梁吊装至拼装支架上并与前导梁精确对位后焊接连接,待安装钢箱梁向前顶推一段距离后,再次安装另一段小节段钢箱梁;提梁站将小节段钢箱梁吊装并合龙;通过以上步骤实现钢箱梁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上跨海中锚碇钢梁小节段顶推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沿海、跨海工程中的钢箱梁桥,大节段吊装法是目前跨海桥预制钢箱梁安装的主要方法。大节段吊装法采用大型浮吊将钢箱梁整节吊装至桥位后精确调位,选择大节段吊装施工能更好地发挥钢箱梁工厂化制造及海上施工速度快的优势。由于采用了大节段施工,桥梁线形基本上在制造阶段已经设定好,在桥位现场所能调整的范围非常有限,若线形控制不好,则会造成现场钢箱梁连接困难。大节段吊装法技术成熟,施工效率高,但受锚碇自身和围堰等结构物影响,钢箱梁安装难度大;且大型浮吊安装成本较高,市场资源稀少,拆除和后续恢复工作量大,成本高,安全风险高,对后续施工影响较大。而大节段顶推法利用已有的浮吊进行钢梁吊装,同时采用永久墩与临时墩结合作为顶推支点,可大幅减少临时措施量,且顶推施工的吊装和对接次数少,工效较高,线形控制较简单,但落梁高度较高,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中国专利文献CN108547223A记载了一种钢混叠合的混合梁桥施工方法,采用逐段吊装多个小节段钢梁至已施工的混凝土梁段的表面,将多个小节段钢梁拼装成大节段钢梁的方案,该方案的落梁高度较高,施工风险较大。CN114000437A记载了一种钢箱梁连续顶推及纠偏系统,采用顶推装置整体顶推的方案,也存在顶推到位后,落梁高度较高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跨海中锚碇钢梁小节段顶推安装方法,能够利用已架设的钢梁作为吊装运输场地,避免了锚碇围堰区的影响;通过将钢梁分成小节段,不仅无需投入大型浮吊,而且顶推到位后可直接落梁,落梁高度较低。使措施投入较少,施工风险低,且对后续施工影响小。优选的方案中,通过采用自动化控制,提高小节段钢箱梁组拼的精度,确保桥梁线形的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跨海中锚碇钢梁小节段顶推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在永久墩的第一永久墩和第二永久墩顶部,调整完成,并与墩顶支座固定;
S2、在大节段钢箱梁端头之外的永久墩之间设置多个临时墩,在靠近已安装钢箱梁的位置设置拼装支架;
在永久墩和临时墩的顶部设置顶推装置,在拼装支架的顶部设置多个滑块装置;
在大节段钢箱梁端头的位置设置提梁站;
S3、利用浮吊将前导梁吊装在临时墩的拼装支架和第一临时墩的顶部;
S4、将首段小节段钢箱梁运送至提梁站,通过提梁站将小节段钢箱梁吊装至拼装支架上并与前导梁精确对位后焊接连接,构成待安装钢箱梁;
S5、待安装钢箱梁向前顶推一段距离后,以步骤S4 的方式,再次安装另一段小节段钢箱梁;
S6、重复步骤S4、S5,直至待安装钢箱梁的端头越过第二临时墩,将前导梁逐级拆除;
S7、利用顶推装置将钢箱梁整体顶推至设计里程;
S8、将待安装钢箱梁利用顶推装置纠偏后落梁;
S9、利用浮吊将最后一段小节段钢箱梁调运运送至提梁站,通过提梁站将小节段钢箱梁吊装至拼装支架上并与待安装钢箱梁合龙;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钢箱梁安装。
优选的方案中,大节段钢箱梁的长度大于第一永久墩和第二永久墩之间的距离;
小节段钢箱梁的长度小于两个永久墩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5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