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0832.1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1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曹原浩;苏德锦;张铃玉;吴达仁;周永波;苏进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福建泉州锦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6;A61K38/08;A61P1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王凤玲;尤怀成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黄嘌呤 氧化酶 活性 棘胸蛙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多肽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强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可用作降尿酸的药品,拓宽蛙皮的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棘胸蛙因兼具食用与药用的双重价值,又被称为“山泉中的活人参”。目前棘胸蛙以餐饮销售和活体零售为主要营销方式,市面售卖的多为去皮后的新鲜蛙肉,加工产品较为少见,产业链简单加工产品形式单一。棘胸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副产物如蛙皮、骨、内脏等,合理利用蛙皮等副产物资源对棘胸蛙的多样化与高值化开发有着积极影响。
高尿酸血症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已达24.4%,除了患病率迅速上升外,受影响人口的平均年龄也逐渐下降,高尿酸血症的特征是血清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尿酸结晶在关节内聚积会进一步诱发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和其他肾脏疾病。造成尿酸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黄嘌呤氧化酶(XOD),催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形成尿酸。目前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常用丙磺舒、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普瑞凯希、拉布立酶(尿酸分解类药物)以及别嘌呤醇等(尿酸合成抑制类药物)。其中,部分药物可导致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肝、肾功能损伤,超敏反应,腹泻,胃痛、皮疹等。因此现在迫切需要筛选效果好副作用少的天然降尿酸物质以缓解高尿酸血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该多肽的分子量为750.3701Da,该多肽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强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可用作降尿酸的药品,拓宽蛙皮的附加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上述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棘胸蛙蛙皮按照料液比1g:15~25mL加蒸馏水均质,调节pH至6.5~7.5,按照蛙皮质量添加4%~6%的木瓜蛋白酶,调整酶解温度为40~50℃,酶解处理4~6h后,沸水灭酶10min;
(2)调节步骤(1)灭酶后的酶解液pH至1.0~3.0,按照蛙皮质量添加4%~6%的酸性蛋白酶,调整酶解温度为45~55℃,酶解处理4~6h后沸水灭酶10min;
(3)将步骤(2)灭酶后的酶解液离心,取上清液,经超滤和层析,得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对蛙皮进行分步酶解,再经超滤和层析,获得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棘胸蛙多肽。
可选地,步骤(1)中,木瓜蛋白酶的酶活力≥200U/mg。
可选地,步骤(2)中,酸性蛋白酶的酶活力≥200U/mg。
可选地,步骤(3)中,超滤为使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超滤管收集分子量小于3kD的酶解产物。
可选地,步骤(3)中,层析为使用Sephadex G-15凝胶色谱柱对超滤后的酶解液进行柱层析:上样浓度为20~40mg/mL,上样量2~4mL,流速980μL/min,每10min收集一管,在220nm检测并绘制吸光度曲线。
可选地,对层析后的组分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进样量10~20μL;使用C18反向色谱柱,柱温为25~30℃,流动相:A为含有0.1%三氟乙酸的水,B为乙腈,梯度洗脱:0~40min、乙腈浓度从0至50%,洗脱速度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n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的棘胸蛙多肽在制备降尿酸药物中的应用,以实现棘胸蛙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福建泉州锦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集美大学;福建泉州锦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