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5868.5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李玉鹏;滕兵;崔国华;张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1;F16H5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张荣义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背隙 双向 减速器 | ||
1.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相互啮合的高速齿轮组和低速齿轮组;
同轴串接高速齿轮组的高速轴(11),所述高速轴(11)设置为动力输入轴;
同轴串接低速齿轮组的低速轴(6),所述低速轴(6)设置为动力输出轴;
其中,所述低速齿轮组由同轴套装低速轴(6)的第一低速轴齿轮(3)和第二低速轴齿轮(4)组成,所述高速齿轮组由四片同轴套装高速轴(11)的高速轴齿轮组成,上述四片高速轴齿轮依次是右一高速轴齿轮(14)、右二高速轴齿轮(15)、左二高速轴齿轮(16)、左一高速轴齿轮(17);
所述第一低速轴齿轮(3)与左二高速轴齿轮(16)和左一高速轴齿轮(17)相配,所述第二低速轴齿轮(4)与右一高速轴齿轮(14)和右二高速轴齿轮(15)相配,所述右一高速轴齿轮(14)、左一高速轴齿轮(17)分别与第二低速轴齿轮(4)、第一低速轴齿轮(3)反向啮合,所述右二高速轴齿轮(15)、左二高速轴齿轮(16)分别与第二低速轴齿轮(4)、第一低速轴齿轮(3)正向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速轴齿轮(3)和第二低速轴齿轮(4)之间设有环形的低速轴垫片(5),所述低速轴垫片(5)同轴套装低速轴(6)并填充第一低速轴齿轮(3)和第二低速轴齿轮(4)的轴向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齿轮组配置有三片同轴套装高速轴(11)的高速轴垫片(18),所述高速轴垫片(18)填充任意相邻两高速轴齿轮的轴向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轴(6)设有与其同轴的环形限位凸环,还固定套接有与其同轴的低速轴轴套(22),所述低速轴轴套(22)和环形限位凸环在轴向上夹持所述低速齿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轴(11)设有与其同轴的圆环状轴向限位凸环,还固定套接有与其同轴的高速轴轴套(13),所述高速轴轴套(13)和轴向限位凸环在轴向上夹持所述高速齿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的箱体(2),所述高速齿轮组和低速齿轮组均密封安装于箱体(2)之内,所述高速轴(11)和低速轴(6)的传动端均穿出箱体(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速轴(11)配置有与其同轴的、设有穿过孔的高速轴透盖(10),所述高速轴透盖固定连接箱体(2),所述高速轴(11)贯穿高速轴透盖(10)的穿过孔,在高速轴(11)和高速轴透盖(10)的穿过孔之间的间隙安装有高速轴油封毡圈(12);
所述低速轴(6)配置有与其同轴的、设有穿过孔的低速轴透盖(21),所述低速轴透盖(21)固定连接箱体(2),所述低速轴(6)贯穿低速轴透盖(21)的穿过孔,在低速轴(6)和低速轴透盖(21)的穿过孔之间的间隙安装有低速轴油封毡圈(2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零背隙双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齿轮组选用经调质处理的40Cr钢,所述低速齿轮组选用经调质处理的45号钢,所述高速轴(11)和低速轴(6)选用经调质处理的45号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58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