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76305.8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7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胡纹溪;明旭东;王宪民;董武;孙维巍;王梦琪;黎冠余;宋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吉电氢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2J15/00;H02J3/38;H02J3/28;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胥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中韩(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联合 模块化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系统和方法,属于制氢领域。所述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系统包含多个制氢站、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和多个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每个制氢站都包括固定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和多个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的撬装停车位;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包含加氢站和多个撬装停车位,撬装停车位供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停放;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调度多辆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在多个制氢站之间布置。本申请通过在多个制氢站都配置固定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和移动式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并调度,实现了制氢可靠性和多个制氢站之间的分阶段稳定制氢调度,同时提高了清洁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制氢站的装机和容量多为固定式的,新能源与制氢连接供电时,当有光电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接入时固定装模块化制氢装置无法消纳新能源电力时,由于制氢站的装机和容量限制,无法消纳新能源电力,造成清洁能源的浪费;当固定装模块化制氢装置检修时,固定式的制氢站一方面无法利用新能源电力,另一方面造成制氢容量下降影响氢气的稳定供给。
此外,在寒冷的冬季,由于积雪和低温寒冷,当出现弃光或弃风时,利用光伏系统与PEM制氢设备耦合时,PEM制氢设备与电源连接较困难,例如采用电缆连接时,由于电缆需要人工拖动并压接电缆端子板,操作费时且操作困难;另外,当利用车载制氢装置制氢时,由于车轮与挡板定位出现偏差,使得PEM制氢设备的第一电力装置或者第二电源连接单元与电力汇控柜之间的距离出现偏差,采用人工操作连接电源时,由于距离偏差出现电缆长度不够连接不上或者电缆端子孔不匹配从而无法螺接PEM制氢设备与电力汇控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端子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系统和方法,实现可靠制氢可靠性和多个制氢站之间的分阶段稳定制氢调度,同时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一种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系统,
包含n个制氢站、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多个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n为大于4的整数;
每个制氢站都包括固定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和多个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的撬装停车位;
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包含加氢站和多个撬装停车位,撬装停车位供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停放;
所述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为车载PEM制氢耦合装置,每个制氢站和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都与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通讯连接;
所述制氢站包含多个直达制氢站和多个非直达制氢站,直达制氢站具有道路直达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非直达制氢站只有通过去往直达制氢站的道路并在直达制氢站中转才到达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
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调度多辆撬装模块化制氢装置在n个制氢站之间布置或者移动。
优选地,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直达制氢站与非直达制氢站形成三级节点型布置网络,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为第一级节点,直达制氢站为第二级节点,非直达制氢站为第三级节点,直达制氢站有n个,每个直达制氢站下面连接有m个非直达制氢站,m为整数;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与n个直达制氢站构成第一级节点与第二级节点之间的区域性循环调度网络,撬装车载制氢调度中心在n个直达制氢站之间进行车载PEM制氢耦合装置的调度,由直达制氢站对其对应的m个非直达制氢站的车载PEM制氢耦合装置进行分配。
本发明还包含一种撬装与固定装联合模块化制氢控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M1,每个制氢站具有标志Si,若制氢站为直达站点,设置Si=1;若制氢站为非直达站点,设置Si=0,i为取值范围为1-n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吉电氢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吉电氢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6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