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音乐教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76311.3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尹一笑;冯毅;曹邱晴;林海;张元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赞加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吉猪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G09B15/00;G1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音乐 教学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音乐辅助教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音乐教学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用户放置曲谱元素块,终端检测位于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曲谱模块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曲谱模块位置显示对应的曲谱基线,并根据所述第一曲谱模块和所述曲谱基线确定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动态显示区域划分,改变了现有音乐教学器材中显示区域面积固定和显示位置固定的问题,对不同身高的用户都能方便的使用,增强了音乐可视化效果;设置可以自由组合的曲谱模块,极大地丰富了可以进行视唱练习的内容,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辅助教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音乐教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视唱教学中,通常是首先由老师将乐谱写在黑板上,并绘出乐谱中每个音符的击拍线,然后通过老师一边发声,一边用手上下挥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视唱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音的长短和强弱。
在该种教学方式中存在以下缺点:1.以黑板作为载体,乐谱、击拍线和教师手势三者不够统一直观,显示区域固定,不利于视觉化表达;2. 教师的经验各有差异,教学方法各有不同,初学者的学习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实现标准化教学。
现有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视唱教学器材是节拍器,主要有机械节拍器和电子节拍器,是一种能在预设速度中发出稳定节拍的装置。但目前的节拍器视觉展示效果较差,同时对使用者要求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
发明内容
由背景技术可知,在现有技术中,音乐教学器材具有显示区域固定,可视化效果差,无法实现标准化教学,无法满足个体化需求的难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音乐教学方法及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音乐教学方法,包括显示装置、发声装置、终端、第一曲谱模块和第二曲谱模块,包括以下步骤:S1, 终端检测位于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曲谱模块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曲谱模块位置显示对应的曲谱基线,并根据所述第一曲谱模块和所述曲谱基线确定第一显示区域;S2,根据曲谱基线放置第二曲谱模块,终端检测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内的第二曲谱模块,识别所述第二曲谱模块的音符信息和对应的第一曲谱模块的拍号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确定第二显示区域;S3,终端根据所述音符信息和所述拍号信息确定对应音频,根据所述音频确定动态的可视化图形;所述可视化图形包含有动态标志,所述动态标志在可视化图形中的相对位置与音符信息中每个音符的发音起止时间在整个音频中的相对位置相对应;S4,终端控制发声装置发出所述音频,并控制显示装置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可视化图形,所述音频的发声过程与所述可视化图形的变化过程相对应。
这里需要指出,一般在节奏练习时,用户放置的定位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曲谱模块为拍号模块,在其他练习时,也可以是其他曲谱模块,如调号曲谱模块等,第一曲谱模块主要用于定位第一显示区域,并确定对应的曲谱基线,与它表示的曲谱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也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进一步地,在S1中,还包括所述终端检测位于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曲谱模块的大小,并根据所述第一曲谱模块大小显示对应大小的曲谱基线。
进一步地,在S1前还包括S0,预设节拍速度和基准响度,在S3中,终端根据所述拍号信息和所述音符信息,确定每个音符的发音强弱,结合所述节拍速度、所述基准响度,合成对应的音频。
优选的可以选择常见的MIDI音乐合成方案,根据设定的曲谱元素即可合成对应的音频。
进一步地,在S3中,终端根据所述拍号信息和所述音符信息查找和调取节拍音符组合对应的音频,并根据所述节拍速度和所述基准响度调整对应音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赞加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吉猪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普赞加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吉猪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6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