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铝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7876.3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宇;谭飞虎;陈玉鹏;熊子龙;薛文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1 | 分类号: | C04B35/581;C04B35/622;C04B35/645;C04B41/89;C04B41/88;H01L23/373;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家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铝基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氮化铝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的散热技术领域。氮化铝基板包括氮化铝陶瓷板,且氮化铝陶瓷板的化学成分含有金属钼和氮化铝,金属钼与氮化铝的体积之比的比值为3‑8%。本申请提供的氮化铝陶瓷板具有2.7‑3.2ppm/℃的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大于150W/mk的较高的热传导系数。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氮化铝陶瓷基板进行芯片的散热,可以在提高芯片的散热性的同时,还能减小基板与芯片之间的热应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氮化铝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光模块的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模块应用于数据通信领域,发展至今,光纤已取代电通信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有线通信方式。
由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的兴起,使得数据流量迅猛增长,数据流量的增加对光模块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光模块速率由初期的1.25Gb/s发展到2.5Gb/s,再到10Gb/s、40Gb/s、100Gb/s、单波长100Gt/s、400Gb/s乃至1T/s。高速率使得光模块中的激光芯片、数据转换芯片等单元的功率增加,产热量也显著增加,因此高速率的光模块对散热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当前,光模块中最为常用的散热基板是纯铜基板,利用纯铜的高散热特性以维持光模块器件在适当的温度工作区间。但是,在利用纯铜散热基板对光模块器件中的芯片等进行散热时,光模块等器件的寿命和传输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氮化铝基板及其制备方法,以部分或全部地改善相关技术中半导体器件的散热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氮化铝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获得混合粉体;混合粉体包含氮化铝粉和添加剂,添加剂含有金属钼粉;金属钼粉与氮化铝粉的体积之比的比值为3-8%。
成型步骤:将混合粉体进行预压,获得生坯;在惰性气氛下,对生坯进行烧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向氮化铝粉中加入3-8%vol的Mo形成混合粉体,并对混合粉体进行预压后再惰性气氛下对生坯进行烧结,可以获得氮化铝基板。由于向氮化铝粉中加入有3-8%vol的Mo,因此可以在保证烧结后获得的氮化铝基板的散热性能的前提下,使氮化铝基板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以便于利用氮化铝基板对器件中的硅芯片等进行散热,并减小氮化铝基板与硅芯片等之间的热应力,提高硅芯片及器件的耐用性和传输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制备方法还包括金属化步骤:
在成型步骤中烧结获得的氮化铝陶瓷片的表面,沉积形成活性金属层;再在活性金属层的表面电镀铜层;
可选的,活性金属层中的活性金属为Ni、NiCr、Ti和TiW中的一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氮化铝基板的表面电镀铜层,铜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在利用氮化铝基板对半导体器件进行散热的同时,还能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电力线路的设置。在电镀铜层与氮化铝陶瓷板之间先沉积一层活性金属层,可以改善铜与氮化铝陶瓷板直接结合的结合强度低的问题,增强氮化铝陶瓷基板的结构稳定性和散热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型步骤中,在惰性气氛下,对生坯进行热压烧结;热压烧结的温度为1750-1850℃,压力不低于25MPa;
可选的,热压烧结温度为1750℃,压力为4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7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