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1090.9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玲丽;黄矗;肖文联;杨玉斌;任吉田;刘帅帅;臧金鹏;罗国君;王婷;姜嘉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4 | 分类号: | G01V3/14;G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模拟 生产 条件下 润湿 表征 方法 | ||
1.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取一块柱塞岩样,对柱塞岩样进行洗油、烘干后,参照相关行业标准测量岩样的干重、长度、直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记为m0、L、D、φHe和K;
步骤S2、将岩样放入中间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一定浓度的氯化锰溶液48小时后取出称重记为m1,根据式(1)和式(2)计算岩样的有效孔隙度;当岩样的有效孔隙度与参照行业标准获取的孔隙度满足式(3)时,判定岩样抽真空饱和达到要求;若不满足式(3),则判定岩样抽真空饱和没有达到要求,则需重新饱和岩样,直到满足式(3);待完全饱和后测量同时获取岩样饱和氯化锰溶液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
式中:Vpeff——岩样的有效孔隙体积,cm3;
m1、m0——饱和完成后与饱和前岩样的质量,g;
ρ——用于饱和的流体的密度,g/cm3;
φp——岩样的有效孔隙度,小数;
V——岩样的总体积,cm3;
步骤S3、将饱和后的岩样装入岩样夹持器中,并连接驱替装置,用地层原油驱替岩样直到不再出水时停止驱替实验;将驱替完成后的岩样浸泡在地层原油当中,在地层温度条件下老化恢复不少于10天;待老化完成后测量岩样在束缚水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
步骤S4、将完成老化后的岩样装入岩样夹持器中,在各级驱替压差下开展前期配置好的一定浓度氯化锰水溶液驱油实验,其中各级驱替压差的设置根据岩样所在储层的生产压差确定,至少包括4个驱替压差,且水驱油实验中驱替压差逐级增大;每级驱替压差均驱替至待不再出油后停止驱替,并测量岩样对应时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最终得到各级驱替压差下岩样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
步骤S5、将完全饱和水状态、束缚水状态以及各级驱替压差后的核磁共振水相的T2谱曲线从对应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中抽提出来;
步骤S6、根据式(4)和式(5)计算岩样在完全饱和氯化锰溶液时和束缚水状态下的T2几何平均值,并根据式(6)计算储层岩石的核磁共振T2谱偏移程度,根据表1中润湿评价标准获取储层岩石的初始润湿性;
式中:T2gm——横向弛豫时间的几何平均值,ms;
φNMR——岩样的核磁孔隙度,小数;
A——核磁共振T2谱信号大小,无量纲;
a、b——标定系数,无量纲;
V——岩样的总体积,cm3;
T2——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ms;
T2gm(0)——完全饱和水的横向弛豫时间的几何平均值,ms;
T2gm(i)——不同状态的横向弛豫时间的几何平均值,ms;
I——核磁共振T2谱的偏移程度,无量纲;
步骤S7、根据式(4)和式(5)计算岩样在不同驱替压差水驱后的T2几何平均值,并根据式(6)计算储层岩石在各级水驱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偏移程度,并根据表1的评价标准获取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变化情况。
表1润湿性评价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柱塞岩样的长度为4-5cm,直径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一定浓度的氯化锰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1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10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