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6222.7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龙;郑立朋;武红超;陈晓峰;丛强;秦军超;刘婧;刘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F02N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朱鸿雁 |
地址: | 212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启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包括:发动机处于低温冷启动工况,接收发动机启动的指令,获取发动机启动前的水温、变速箱的油温、发动机的曲轴位置、离合器前后两端的滑差大小及油门踏板的开度,确定离合器的前馈扭矩;当发动机的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时,控制启动机启动,在发动机的转速超过第一预设转速时,控制启动机降扭至关闭,当发动机的转速超过第二预设转速且接收到点火指令时,获取发动机当前阶段的目标转速;根据目标转速及前馈扭矩对发动机的转速进行调整,直至超过第三预设转速,确定发动机启动成功,以目标转速运行,本发明提高发动机低温启动的成功率,保证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整车的平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不同结构的混动车辆也越来越多,例如单驱动电机、双驱动电机及三驱动电机等。
目前,前桥和后桥结合的混动车辆在启动时,车辆面临启动成功率和启动过程中的平顺性的问题,尤其当发动机处于低温冷启动工况时,其启动过程更加复杂,很难保证启动的快速性和启动的平顺性,车辆启动时,若采用启动机单独启动,由于启动阻力矩过大导致启动机单独启动时容易失败;若采用驱动电机单独启动,由于离合器的扭矩不可控,导致启动过程中平顺性较差。
当车辆采用离合器滑差作为目标时,闭环控制无法应对所有的工况,尤其当发动机的水温和变速箱的油温降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超调,启动时间增长且在行车过程中启动平顺性较差;若在开环工况下,很难保证发动机目标转速的精确性,导致启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提高发动机低温启动的成功率的同时,保证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整车的平顺性。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此,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存储介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发动机处于低温冷启动工况时,若接收到发动机启动的指令,则获取所述发动机启动前的水温、变速箱的油温、发动机的曲轴位置、离合器前后两端的滑差大小及油门踏板的开度;根据发动机启动前发动机的水温、变速箱的油温、发动机的曲轴位置、离合器前后两端的滑差大小及油门踏板的开度确定离合器的前馈扭矩;当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时,控制启动机启动,并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之间时,控制所述启动机降扭,并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达到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且所述启动机的启动扭矩为预设扭矩时,控制所述启动机关闭,直至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且接收到点火指令时,获取所述发动机当前阶段的目标转速;根据所述目标转速及所述前馈扭矩对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进行调整,直至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超过第三预设转速时,若确定发动机启动成功,则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及变速箱所处的挡位控制所述发动机以目标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启动的控制方法,在发动机处于低温冷启动工况时,若接收到发动机启动的指令,则根据发动机的水温、变速箱的油温、发动机的曲轴位置及离合器前后两端的滑差确定离合器的前馈扭矩,以在不同时刻的启动工况下,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更为合适的离合器的前馈扭矩,并在确定离合器的前馈扭矩后,检测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的发动机转速,在发动机处于启动初始阶段且转速较低时,离合器受低温影响较大,使得离合器扭矩偏差过大,此时,控制启动机开启,将启动机与驱动电机联合,为发动机正常工作提供所需的扭矩,减小扭矩偏差,从而在提高发动机低温启动的成功率的同时,保证启动过程中的平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6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