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双面喷码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8196.1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法赫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3/44;B41J3/54;B41J3/60;B41J11/00;B41J11/66;B41J15/04 |
代理公司: | 六安立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4 | 代理人: | 郑贤贵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复合 包装 双面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复合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双面喷码工艺,包括先从卷膜架上拉膜释放并绕过直至分膜辊处分成内外层膜,再将内层膜绕至若干纵向导向辊而返回至位于右侧的喷码辊上,再与外层膜合并于合膜辊下方;再绕至位于左侧的卷膜架上进行卷膜;启动两个喷码机和安装于位于左侧的喷码机上的时间继电器,进而对内层膜先喷码,在外层膜上对应内层膜喷码同位置处后喷码。本发明通过将内层膜则先绕过右侧的喷码辊上被喷码机先喷码,再合并绕过左侧的喷码辊上被喷码,并通过延时启动左侧的喷码机,使得内外层喷码位置对应不错位,减少错位导致的反复停机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双面喷码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物联网运用的扫码兑奖、防窜销、防伪等功能都需要用到双面赋码技术,以前赋码的内容仅单一存在于包装外或包装内,赋码在包装内对于生产扫码、流转扫码等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如果赋码在包装外,又极易被窜货人员破坏而造成窜货信息无法查询,而对于促销兑奖等运用又必须在包装内,以获取产品所有权后破坏产品包装而获得。物流管控、促销、防伪等功能往往客户都同时需要,为了既满足生产的便利也为了功能实现而不被破坏,就出现了包装内外同时赋关联码的需求;
包装外的码用于生产、物流仓储流程中扫码识别,码在包装外,扫码变得可实现且容易。关联的包装内码,在不被拆除或打开的情况下很难破坏,也不会被恶意扫读。这样既满足了批量生产、储运的要求,也满足了防破坏的功能,既使外码的流转过程中被破坏,也能过关联的内码查到被赋予的相关信息。
然而由于复合包装袋多层结构及印刷工艺,食品安全等问题,袋内码与袋外码不能一次性完成,要在多道工艺中完成,印刷过程中先里印袋外码,再经过复合中间层,复合后的包装再打与外码预关联的内码,这个过程因为控制不当极易出现内外码错位而造成产品报废率上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双面喷码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包装膜双面喷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成卷的复合膜放置在位于右侧的卷膜架上并拉膜释放;
S2、然后将两个喷码机分别安装在喷码架左右端上方;
S3、再将拉出的复合膜从分膜架上层的若干横向导向辊交叉绕过直至分膜辊处;
S4、此时将分开外层膜和内层膜,并将内层膜绕至若干纵向导向辊而返回至位于右侧的喷码辊上,再与外层膜合并于合膜辊下方;
S5、接着绕过喷码架中部内的若干横向导向辊,直至绕过位于左侧的喷码辊上,再绕至位于左侧的卷膜架上进行卷膜;
S6、在复合膜分膜过程中,启动两个喷码机和安装于位于左侧的喷码机上的时间继电器,进而对绕过位于右侧的喷码辊上的内层膜先喷码,直至此喷码的内层膜与外层膜合并后被拉至位于左侧的喷码辊上时,在外层膜上对应内层膜喷码同位置处后喷码;
上述双面喷码结构包括分布于左右两侧的卷膜架和位于中部的喷码架,所述喷码架的上方靠右处设置有分膜装置,所述分膜装置包括呈M型对称设置的分膜架、一对分膜架顶部横杆之间嵌设的若干横向导向辊、一对分膜架竖杆之间嵌设的若干纵向导向辊以及嵌设于喷码架中部上方的分膜辊,所述分膜辊的下方设置有可上下偏转的摆动辊,所述喷码架的顶部之间且靠近左右端均对称嵌设有一对喷码辊,其中位于右侧的喷码辊下方嵌设有一对合膜辊,位于左侧的喷码机通电电路中安装有时间继电器,所述喷码架的上方且位于每对喷码辊正上方悬置有喷码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膜架包括卷膜辊、与卷膜辊两端套接的撑板以及撑板外侧安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卷膜辊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法赫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法赫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8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