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速箱空载测试的温控阀封堵方法及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9148.4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秦昕洲;范述鑫;王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G01M13/025;G01M3/02;F16L55/115 |
代理公司: | 潍坊德信中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2 | 代理人: | 尉金洪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速箱 空载 测试 温控 封堵 方法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空载测试的温控阀封堵方法及工具;温控阀用于连接油冷器的两个阀口分别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变速箱空载测试时,进行测试前,利用工具将进油管和回油管封堵,以避免温控阀的阀口处油压升高导致油液外溢。工具包括两组温控阀口内堵组件、至少一组温控阀夹持组件和至少一组中间连接组件;中间连接组件用于将温控阀口内堵组件和温控阀夹持组件固定连接;两组温控阀口内堵组件分别用于封堵进油管和回油管;温控阀夹持组件与温控阀可拆装地固定连接。利用工具将温控阀的阀口进行封堵,避免变速箱在空载测试过程中产生油液外溢的问题;人工目视检查变速箱外壳体时,判断更加准确,不会产生误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空载测试的温控阀封堵方法及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的完整装配过程涉及分装、总装和测试三个阶段。汽车变速箱漏油的主要原因包括:总装阶段,变速箱的箱体接合面贴合不到位;测试阶段,油道堵塞以及铜垫片与螺纹内孔存有间隙。汽车变速箱漏油直接影响着后续整车总成匹配驾驶、车企和顾客的满意度和生产变速箱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为了极力避免和遏制变速箱在服役过程中的漏油问题产生,对变速箱进行空载测试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空载测试能够检验发货前变速箱的箱体结合面和油道堵塞等部位是否存在着渗油、漏油等问题,可避免由于变速箱漏油所造成的一连串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现有变速箱整机空载测试所设定的条件为750转/分钟且不低于60秒的条件下,检查箱体结合面和各油道堵塞部位是否存在着空载漏油的问题。在该设定条件下进行空载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温控阀未连接油冷器,温控阀与油冷器连接的两个阀口会因为压力升高导致油液外溢。这为后续的人工目视检测变速箱油液是否泄露带来了挑战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箱空载测试的温控阀封堵方法及工具,解决变速箱在空载测试时,由于内部油液压力升高所导致的阀口油液溢出问题,封堵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变速箱空载测试的温控阀封堵方法,温控阀用于连接油冷器的两个阀口分别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变速箱空载测试时,进行测试前,利用工具将进油管和回油管封堵,以避免温控阀的阀口处油压升高导致油液外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具包括两组温控阀口内堵组件和两组温控阀夹持组件;两组温控阀口内堵组件分别用于封堵进油管和回油管,温控阀夹持组件用于实现工具与温控阀可拆装地固定连接;
所述温控阀口内堵组件包括弹簧推杆、弹簧前挡圈、弹簧、弹簧后挡圈、主推杆、温控阀口内堵、弹簧压杆、弹簧挡圈连接壳体;
所述弹簧推杆与主推杆的后端面连接为一体,温控阀口内堵设置在主推杆的前端面上;弹簧挡圈连接壳体套装在主推杆的外侧,弹簧前挡圈和弹簧后挡圈均位于弹簧挡圈连接壳体内且与弹簧挡圈连接壳体固定连接,弹簧前挡圈和弹簧后挡圈间隔设置;弹簧套装在主推杆的外侧,弹簧位于弹簧前挡圈和弹簧后挡圈之间且弹簧的一端抵在弹簧前挡圈上,另一端则固定在主推杆上;弹簧压杆安装在主推杆外侧壁上,弹簧挡圈连接壳体设有卡槽;
利用工具将进油管和回油管封堵的步骤包括,
测试前,
控制温控阀夹持组件处于打开状态,为进油管和回油管提供操作空间;将温控阀口内堵对准进油管和回油管,推动弹簧推杆,使得主推杆克服弹簧力的作用向着进油管和回油管移动,直至完成与进油管或回油管的连接、封堵;在主推杆移动过程中,弹簧压杆压入卡槽内,实现对主推杆的限位;然后通过温控阀夹持组件与温控阀固定连接,维持进油管或回油管封堵状态;
完成测试后,
控制温控阀夹持组件打开,使其与温控阀分离;然后按动弹簧压杆,在弹簧的作用下,温控阀口内堵与进油管或回油管分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控阀夹持组件包括夹具,夹具的夹持面与温控阀口内堵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9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