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备抗毁性分析与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6661.6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高钦和;黄通;李向阳;刘志浩;程洪杰;王冬;管文良;杜文正;邓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备 抗毁性 分析 评估 方法 | ||
1.一种装备抗毁性分析与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武器装备生存能力评估过程中,引入抗毁性的概念;
步骤2:从数理角度对抗毁性概念进行分析与表征,针对性能指标对作战功能在广义位移维度和广义速度维度的衡量作用,提出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
步骤3:在经步骤2建立了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指标对作战任务的量化机理,提出面向任务的抗毁性评估方法;
步骤4:利用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和面向任务的抗毁性评估方法对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抗毁性分析与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提出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的过程包括
步骤2.1:分析易损性和抗毁性的区别;
步骤2.2:在装备自身结构指标指标的基础上,针对性能指标对作战功能在广义位移维度和广义速度维度的衡量作用,提出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
步骤2.3:在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备抗毁性分析与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所述的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的提出过程包括
步骤2.2.1:设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有n个,所对应的参数指标有m个;
步骤2.2.2:设武器装备验收服役时的状态为完整状态,记为C;完整状态时各性能指标参数构成的集合为完整状态集,记为{C1,C2...,Cn};武器装备实际运行时的状态为现实状态,记为A;现实状态时各性能指标参数构成的几何为现实状态集,记为{A1,A2...,An};
步骤2.2.3:设存在临界状态,使得性能降低超过该临界状态时不再满足作战需求,该临界状态为极限状态,记为L;极限状态时各性能指标参量构成的集合为极限状态集,记为{L1,L2...,Ln};
步骤2.2.4:设在完整状态下的所有结构指标参量构成的集合为完整参数集,记为{PC1,PC2...,PCm};极限状态下的所有结构指标参量构成的集合为极限参数集,记为{PL1,PL2...,PLm};现实状态下的所有结构指标参量构成的集合为现实参数集,记为{PA1,PA2...,PAm};
对于任意状态集元素Ci或Li或Ai,有函数fi从参数集PC或PL到状态集;fi是基于性能所对应的相关物理机理建立的,有:
Ci=fi({PC1,PC2,...,PCm}) (1)
Li=fi({PL1,PL2,...,PLm}) (2)
Ai=fi({PA1,PA2,...,PAm}) (3)
其中,在参数集中的完整参数集元素PCj和极限参数集元素PLj分别表示完整状态下的第j个结构指标参量和极限状态下的第j个结构指标参量;
步骤2.2.5:对于任意结构指标都存在极限状态值,使得结构被损毁到该极限状态值时,该结构指标通过物理机理所支撑的性能指标无法满足运行需求,被认定为运行功能丧失;当结构指标的极限状态值与完整状态值的历程较大时,该结构指标就越难被损毁,基于此做如下定义:
定义结构指标从现实状态值到极限状态值的历程为该结构指标对于毁伤的敏感程度为结构抗毁性,记为SI,有:
SIj=PAj→PLj (4)
式(4)中,→为完整状态值到极限状态值的历程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66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