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悬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7356.2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倪涛;杨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7/00;B60G17/06;B60G17/0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刘婷;朱伟军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悬架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悬架及其应用。现有的主动悬架基本使用空气弹簧减震器或电磁减震器,其成本高,很难普及使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悬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车架、伺服动作器、连接件、减震器和悬架摆臂,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悬架摆臂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伺服动作器通过带动连接件和减震器而带动悬架摆臂进行运动。伺服作动器成本更低,而且可单独更换伺服作动器,维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悬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主动悬架有作为直接力发生器的动作器,可以根据输入与输出进行最优的反馈控制,使悬架有最好的减震特性,以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主动悬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要求动作器所产生的力能够很好地跟踪任何力控制信号。因此,它为控制律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设计空间,即如何确定控制律以使系统能够让车辆达到最佳的总体性能。主动悬架,通常用在高端轿车,越野车,特种车辆,智能车等,用于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在颠簸路面上的平顺性。
现有的主动悬架基本使用空气弹簧减震器或电磁减震器,其成本高,很难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现有的主动悬架基本使用空气弹簧减震器或电磁减震器,其成本高,很难普及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悬架及其应用。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悬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车架、伺服动作器、连接件、减震器和悬架摆臂,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悬架摆臂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伺服动作器通过带动连接件和减震器而带动悬架摆臂进行运动。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连接件为三角连接件,所述三角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伺服动作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伺服动作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主体另一端与推杆一端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端连接,所述伺服动作器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推杆为所述伺服作动器的主动运动部件,相对于主体作直线伸缩运动。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推杆包括鱼眼球头,所述鱼眼球头与所述第三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悬架摆臂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另一端、羊角法兰与所述第二摆臂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摆臂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减震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摆臂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于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减震器连接于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在悬架摆臂运动的平面内形成四连杆机构;使减震器在主动悬架的运动中始终有良好的受力。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羊角法兰与所述第一摆臂通过球头连接,所述羊角法兰与所述第二摆臂通过球头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羊角法兰与车轮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对所述的主动悬架的应用,将所述主动悬架应用于在障碍路面行驶时的车辆、在凹凸不平和颠簸路面行驶时的车辆、在横坡和纵坡路面行驶时的车辆和在加速和制动工况下的车辆。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主动悬架及其应用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主动悬架,为一种新型多连杆的车辆主动悬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7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