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7465.4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7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许强;武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J38/02 | 分类号: | B01J38/02;C10G11/02;B01J38/60;B01J38/62;B01J38/64;B01J38/48;B01J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雪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催化 裂解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将FCC废催化剂进行焙烧和筛分;B)将步骤A)处理后的FCC废催化剂与酸溶液混合,进行反应;C)将步骤B)处理后的FCC废催化剂进行扩孔改性;D)将步骤C)处理后的FCC废催化剂负载金属氧化物,焙烧后,得到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对FCC废催化剂进行活化处理,大大改善了FCC废催化剂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可及性及利用率,将所述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应用于废塑料催化裂解,可以获得较高的裂解转化率,较高的裂解油和轻质燃料油收率,以及较低的焦炭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因其重量轻、成本低、易成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电子、包装和食品等众多领域。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全球塑料的需求逐年增长,由此造成塑料废物量也在逐年增加。
当前,废塑料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熔融再生和化学回收。填埋法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影响地下循环水的流通,破环地下生态环境;焚烧法虽然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但能量回收利用率低,且伴随大量废气的产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及碳排放;熔融再生通过同质废塑料的再加工生产次级产品,由此生产的产品性能差、经济成本高,且处理能力有限;而化学回收法是当前最具潜力的处理方法,通过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料油或高附加值化学品,进而提高废塑料回收过程的经济性,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专利CN114713268A公开了一种NaY分子筛复合材料,然后将改性后的分子筛复合材料、粘土、粘结剂和过渡金属混合打浆、喷雾干燥,即可得到废塑料裂解用分子筛催化剂;专利CN109158100A公开了一种改性柱撑粘土及其负载金属的催化剂催化裂解废塑料生产燃料油,所述改性柱撑粘土通过蒙脱石族或高岭土族制备而成。以上所述的方法均可得到较高的燃料油收率,但所用催化剂费用较为昂贵,且催化剂易失活,不能稳定运行。此外所裂解的废塑料均是单一或特定的几种塑料混合物;尚未提及其对含硫、氮、卤素及金属元素等杂质的成分复杂的城市混合废塑料的处理效果。
对FCC废催化剂主要通过填埋和磁分离技术进行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为了降低废塑料催化裂解催化剂的成本,提高FCC废催化剂的资源化利用,将FCC废催化剂应用于废塑料催化裂解是一种不错的选择。CN114106865A公开了一种将废塑料引入流态化反应器中与FCC废催化剂接触并进行催化裂解反应,但该技术得到的干气、液化气及焦炭收率较高,而有价值的轻质燃料油收率却较低。
由于金属元素沉积,FCC废催化剂的孔道堵塞、比表面积减小,造成催化剂内部的活性位点利用率低,致使其催化活性大大下降,因此需对FCC废催化剂进行活化处理,以提高FCC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废塑料大分子在催化剂孔内的扩散转速,实现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本发明制备的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应用于废塑料催化裂解,可以获得较高的裂解转化率,较高的裂解油和轻质燃料油收率,以及较低的焦炭收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FCC废催化剂进行焙烧和筛分;
B)将步骤A)处理后的FCC废催化剂与酸溶液混合,进行反应;
C)将步骤B)处理后的FCC废催化剂进行扩孔改性;
D)将步骤C)处理后的FCC废催化剂负载金属氧化物,焙烧后,得到废塑料催化裂解用催化剂。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焙烧的温度为400~700℃,时间为3~7h;
所述筛分的颗粒粒径为50~3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7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悬架及其应用
- 下一篇:陶瓷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烟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