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3940.7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闫慧博;唐广通;李路江;汪潮洋;戴喜庆;马辉;王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90;G06V10/82;G06V20/52;G06N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出口 氧化物 监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介质,首先获取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其中,多个摄像装置设置在锅炉的周围;然后将各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其中,预测模型用于表示火焰图像的色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之间的关系。由于锅炉内的温度变化超前于氮氧化物的浓度变化,而火焰的色度与温度相关,因此通过拍摄火焰图像,通过火焰图像的色度来提前预测产生的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精准控制脱硝系统对产生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避免脱硝系统氨气过喷对锅炉运行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氮氧化物(NOx),因此常常在锅炉尾部设置脱硝系统,来对产生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然而,在负荷升降过程中,锅炉出口的氮氧化物会出现剧烈的波动,经常会造成锅炉尾部脱硝系统氨气过喷的现象,从而造成氨逃逸。此时,脱硝系统中逃逸的氨气与烟气中存在的三氧化硫以及水蒸气发生反应会生成硫酸氢铵,并附着在空气预热器中低温端的热片结构上,容易造成空气预热器的堵塞,严重时还会造成锅炉出力降低,甚至停炉。
目前,对炉膛出口氮氧化物的监测采用的是在线监测的方法,即设置氮氧化物监测仪表来实现氮氧化物的监测。在锅炉负荷升降过程中,锅炉负荷的急剧变化,造成氮氧化物的产生速率也将不断的快速变化,由于监测仪表所监测到的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现有技术对氮氧化物的浓度监测滞后于实际浓度,导致锅炉尾部脱硝系统氨气过喷的现象,从而造成氨逃逸,影响锅炉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氮氧化物的浓度监测滞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其中,多个摄像装置设置在锅炉的周围;
将各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其中,预测模型用于表示火焰图像的色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其中,多个摄像装置设置在锅炉的周围;
预测模块,用于将各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其中,预测模型用于表示火焰图像的色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尾部脱硝系统,包括:喷氨设备、多个摄像装置以及如上第三方面的监测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监测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介质,首先获取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其中,多个摄像装置设置在锅炉的周围;然后将各个摄像装置拍摄的火焰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其中,预测模型用于表示火焰图像的色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之间的关系。由于锅炉内的温度变化超前于氮氧化物的浓度变化,而火焰的色度与温度相关,因此通过拍摄火焰图像,通过火焰图像的色度来提前预测产生的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精准控制脱硝系统对产生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避免脱硝系统氨气过喷对锅炉运行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3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