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舵承换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4135.6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许树辉;周辉;张富伟;蔡晓庆;祁长利;孔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B63B8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舵承 换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舵承换新方法,包括在舵机正上方开设吊装孔;提前测量出舵叶从舵杆脱落所需的高度与舵杆从舵套筒下方抽出所需的高度,并制定船坞布墩方案;船舶进坞落墩;拆除第一液压螺母保险和第一液压螺母,将舵叶从舵杆上脱开;拆除上密封装置和下密封装置;拆除第二液压螺母保险和第二液压螺母,将舵杆从舵套筒底端抽出;物力割除受损的下舵承;设置镗杆支架,将镗杆架设在镗杆支架上,对舵套筒内孔进行镗孔;拆除镗杆以及镗杆支架;将新的下舵承安装到舵套筒底端的内孔中,吊装舵杆;吊装舵叶;安装上密封装置和下密封装置。采用本换新方法,无需拆除舵机,不会对管子、电缆、铁舾件和油漆造成破坏,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舵承换新方法。
背景技术
15000化学品船为整体舵套筒设计,下舵承因铸件烧焊后失圆变形,需在船厂内更换,此时舵叶,舵杆,舵机均已安装结束。因下舵承的更换,需要将原下舵承物理切割后抽出,物理切割会对下舵承铸件内孔破坏,需对下舵承铸件内孔重新镗孔,镗孔就会引发实际舵线的偏移,这样舵机必须拆除重新定位安装,引发舵机环氧及铰制螺栓全部报废。同时,舵机拆除工作量巨大,需在舵机间的上层甲板开足够大的工艺孔,开孔尺寸为2500*2010mm,将5T的舵机牵引至上一层甲板,以便进行舵系的镗孔作业,此工艺孔将影响主干电缆及吊挂管系若干。整个施工周期长大幅延长,影响船舶交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舵承换新方法,无需拆除舵机,不会破坏舵机环氧和铰制螺栓,也不会影响主干电缆及吊挂管系,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舵承换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舵机正上方的艉甲板处开设吊装孔,吊装孔为600*600mm的正方形孔;
b)在船舶进坞之前,提前测量出舵叶从舵杆脱落所需的高度与舵杆从舵套筒下方抽出所需的高度,根据测量结果制定船坞布墩方案;
c)根据船坞布墩方案在船坞内布置坞墩,船舶进坞落墩;
d)拆除第一液压螺母保险,测量舵叶对舵杆的压入深度,松开第一液压螺母并对第一液压螺母位移,位移方向与压入方向相反,位移距离比压入深度长1-1.5mm,用船体的吊舵耳板将舵叶吊住,通过液压加压的方式将舵叶从舵杆上脱开,并拆除舵叶;
e)分别拆除上密封装置和下密封装置;
f)拆除第二液压螺母保险,测量舵机对舵杆的压入深度,松开第二液压螺母并对第二液压螺母位移,位移方向与压入方向相反,位移距离比压入深度长1-1.5mm,,用吊钩穿过吊装孔将舵杆吊住,通过液压加压的方式将舵杆从舵机上脱开,缓缓下降吊钩,将舵杆从舵套筒底端抽出;
g)物力割除受损的下舵承;
h)分别在吊装孔上方、舵机上方和舵套筒底端下方设置镗杆支架,将镗杆架设在镗杆支架上,将镗杆从舵机中心孔穿过并延伸至舵套筒底端下方,通过三个镗杆支架对镗杆进行准确定位,调校镗杆在舵套筒内的位置,使镗杆的中心线与舵机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同心度误差小于0.05mm,镗杆调校完成后,对舵套筒内孔的下舵承处进行镗孔作业,镗孔后检验镗孔的准确性并用百分表测量实际镗孔尺寸,检验镗孔符合要求后,根据实际镗孔尺寸计算出下舵承的加工余量;i)拆除镗杆以及三个镗杆支架;
j)根据步骤h计算出的加工余量对新的下舵承进行外径加工,使下舵承的外径过盈量为0.03mm,加工完成后,将新的下舵承通过液氮进行冷冻处理,冷冻时间达到设定时长后,将新的下舵承安装到舵套筒底端的内孔中,使新的下舵承安装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4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