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温条件下精细胶粉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8180.9 | 申请日: | 202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保;徐鹤;杨正寿;朱啊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仓源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2154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条件下 精细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条件下精细胶粉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用干粉除铁机除去原料胶粉中的铁屑杂质;S2、用直线振动筛对所述原料胶粉进行初次筛分得到粗胶粉和第一粒径细胶粉;S3、用研磨粉碎设备对所述粗胶粉进行研磨粉碎;S4、用风力筛分设备对研磨粉碎后的所述粗胶粉进行二次筛分得到不合格胶粉、第一粒径细胶粉和第二粒径细胶粉。本发明的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运输是通过管道和负压输送设备实现的,进而实现了生产现场的无粉尘泄露生产。相对于现有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的常温条件下制备精细胶粉的生产方法采用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调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了精细胶粉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轮胎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条件下精细胶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每年淘汰的废旧轮胎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废旧轮胎属于高再生利用价值的有害固废,主要成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对其资源化处理不仅能缓解我国天然橡胶的缺乏问题,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将废旧轮胎通过粉碎的方式制备成胶粉,能够回收其中的橡胶、炭黑和钢丝等高价值成分,且没有二次污染,是其最好的资源化方式。制备的胶粉按照粒径分级,粒径越小价值越高。80-200目的精细胶粉可添加到天然橡胶中制备轮胎胎面橡胶,不仅能提高橡胶轮胎的抗疲劳和抗老化的性能,而且降低了轮胎的生产成本。
现有精细胶粉的生产工艺是通过对辊机、螺杆机输送机、振动筛等设备对橡胶颗粒处理获得其中的精细胶粉,该工艺的精细胶粉产量太低,分级效率太慢,尤其是80目精细的胶粉的产料和筛分效率,并且在胶粉输送过程中会出现物料泄露、物料堵塞的情况,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手动处理,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精细胶粉的生产工艺产量低、分级效率慢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精细胶粉的产量和生产效率的常温条件下精细胶粉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常温条件下精细胶粉的生产方法使用的生产系统包括:
可除去原料胶粉中的铁屑杂质的干粉除铁机,具有原料进口和胶粉出口;
可对原料胶粉进行初次筛分的直线振动筛,具有筛入口、粗粉出口和第一粒径粉筛出口,所述直线振动筛的筛入口位于所述干粉除铁机的胶粉出口的下方且用管道直接连接;
可对粗胶粉进行研磨粉碎的研磨粉碎设备,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研磨粉碎设备的进料口与所述直线振动筛的粗粉出口管道连接;
可对研磨粉碎后的粗胶粉进行二次筛分的风力筛分设备,具有设备入口、第一粒径粉设备出口、第二粒径粉设备出口和不合格粉设备出口,所述风力筛分设备的设备入口与所述研磨粉碎设备的出料口管道连接。
较佳地是,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
可投放原料胶粉的进料仓,具有仓入口和仓出口,所述进料仓的仓出口与所述干粉除铁机的原料进口管道连接。
自动包装机,所述自动包装机的包装入口与所述风力筛分设备的第二粒径粉设备出口管道连接;
自动码垛机,所述自动码垛机位于所述自动包装机的包装出口处,用于码垛经所述自动包装机包装好的料袋;
吨袋包装机,所述吨袋包装机的吨袋入口分别与所述直线振动筛的第一粒径粉筛出口和所述风力筛分设备的第一粒径粉设备出口管道连接。
较佳地是,所述干粉除铁机还具有铁屑出口。
较佳地是,直线振动筛包括:
位于上层的粗筛网和位于下层的细筛网;
粗粉料仓,与所述细筛网的出口连接,用于收集通过所述粗筛网、未通过所述细筛网的粗胶粉,所述粗粉料仓具有所述粗粉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仓源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绿仓源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8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消除6辊5架冷连轧机拉窄缺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