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8552.8 | 申请日: | 202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宇;张建民;高承斌;王光明;温艳云;李海涛;刘欣;刘春风;王炜;章志峰;刘静;田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北制药华恒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08F283/06;C08F220/06;C08F228/02;C08F2/10;C08F4/40;C08G81/02 |
代理公司: | 河北向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2 | 代理人: | 夏兴 |
地址: | 05153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培养基 用均质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60-80份共聚物水溶液、8-12份高分子均质剂、0.5-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2.5份润湿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或多元醇类,结构为直链结构型;所述润湿剂为多元醇,所述多元醇为C1-5短链多元醇,羟基数为2个或3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乙二醇单甲醚加入到容器中,升温至60-65℃,然后加入对苯二酚,混匀后升温至70-73℃,再加入对甲苯磺酸和甲苯组成的混合物,继续升温至100-110℃,加入丙烯酸,充分搅拌后通入氮气,持续反应5-8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大分子单体;
(2)将大分子单体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以氢氧化钠水溶液清洗并分液,反复5-10次,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复清洗4-6次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从而获得高纯大分子单体;
(3)将去离子水、高纯大分子单体以及抗坏血酸加入到容器中,持续通入氮气,升温至110-120℃,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以及过硫酸铵,持续反应1-3h,待反应结束后,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到7,得到共聚物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对苯二酚、对甲苯磺酸、甲苯以及丙烯酸的用量比例为(20-50)g:(0.2-0.5)g:(0.3-0.8)g:(0.6-1.2)g:(13-25)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大分子单体和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7-9;
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5-8w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去离子水、高纯大分子单体、抗坏血酸、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以及过硫酸铵的用量比例为(50-80)mL:(5-10)g:(1-2)g:(3-6)g:(2-4)g:(0.8-1.3)g;
所述持续通入氮气的时间为20-30min;
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0-25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均质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在氮气气氛下,将配制的混合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连续反应4-6h,得到透明液体,备用;
(2)将聚醚胺缓慢滴加到透明液体中,充分混合后,在80-85℃下反应2-5h,待反应结束后,真空抽去溶剂,加入等量的去离子水,剧烈搅拌1-3h,得到高分子均质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由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十二硫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共聚酯化物组成;
所述混合溶液中,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十二硫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共聚酯化物的质量比为(1-2):(1-2):(1-2):(2-5):(10-15):(72-90):(1.7-2.6):(0.3-0.6):(50-70):(18-26);
所述连续反应的温度为140-14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用均质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醚胺和透明液体的质量比为(80-90):(140-160);
所述剧烈搅拌的转速为600-8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北制药华恒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北制药华恒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85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