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缸、蓄能器及断路器操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8563.6 | 申请日: | 202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文;雷琴;段晓辉;刘煜;刘宇;王俊;张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027;F15B2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马文超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蓄能器 断路器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高压开关蓄能操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缸、蓄能器及断路器操动机构,断路器操动机构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包括驱动缸,驱动缸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上连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缸体与蓄能件连接,活塞上设置有密封圈,活塞、密封圈与缸体围成无杆腔,无杆腔的壁体上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高压油路连接,以通过向无杆腔内充注高压油来推动活塞动作,缸体上还开设有泄压通道,泄压通道的位置满足:在活塞运动至使蓄能器达到设计最大压力处时,泄压通道位于无杆腔之外并在密封圈的阻隔下不与无杆腔连通,在活塞运动至使蓄能器超过设计最大压力时,泄压通道与无杆腔连通以实现对无杆腔的泄压,通过泄压防止压力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开关蓄能操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缸、蓄能器及断路器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操动机构的核心部件,具体工作时,蓄能器通过液压机构的驱动缸压缩气体或弹簧而储存能量,在操动机构接收到分闸、合闸及自动重合闸动作命令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带动断路器本体实现分闸、合闸及自动重合闸操作。
目前用于液压操动机构的蓄能器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当蓄能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值后,如果蓄能控制系统出现异常而无法及时切断蓄能回路时,液压系统压力会持续升高,导致液压系统零件损坏或高压油外漏对人员安全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蓄能器在超过设计最大压力值后无法停止继续加压而存在导致液压系统零件损坏和伤及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驱动缸的蓄能器以及断路器操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驱动缸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驱动缸,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缸体,活塞上设置有密封圈,活塞、密封圈与缸体围成无杆腔,缸体围成无杆腔的壁体上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用于与高压油路连接,以通过向无杆腔内充注高压油来推动活塞动作,所述缸体上还开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位置满足:在活塞运动至设计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泄压通道位于无杆腔之外并在密封圈的阻隔下不与无杆腔连通,在活塞运动至超过最大设计行程时,所述泄压通道与无杆腔连通以实现对无杆腔的泄压。
有益效果是:在缸体上设置泄压通道,并对泄压通道的位置进行特殊设计,在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时,活塞能够运动到设定位置,使蓄能器达到设计的最大蓄能压力,此时,泄压通道不与无杆腔连通,保证蓄能器能够达到设计的最大蓄能压力,后续如果蓄能控制系统由于异常不能切断蓄能回路时,活塞会继续运动,此时,泄压通道会与无杆腔连通使无杆腔内的常高压油泄出,避免活塞继续移动导致液压系统零件损坏或高压油外漏造成人员伤害。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缸体的内壁面上具有环槽结构,环槽结构的直径和轴向尺寸大于密封圈自由状态下的直径和轴向尺寸,使得活塞运动至超过设计的最大行程处时密封圈能够进入环槽结构内并张开,所述泄压通道开设在环槽结构的槽壁上或者开设在缸体的位于环槽结构背向无杆腔一侧的腔壁上。
有益效果是:设置环槽结构,这样在活塞运动至蓄能器超过设计最大压力后的位置,密封圈在环槽结构内张开使得密封结构被破坏,保证无杆腔内的常高压油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泄压通道内,实现更加快速的泄压。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泄压通道开设在环槽结构的周向侧壁上。
有益效果是:将泄压通道开设在环槽结构的轴向侧壁上,便于常高压油更加顺畅地流至泄压通道内。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缸体的腔室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活塞与小径段配合,大径段的端口由密封端盖封闭,密封端盖与大径段的壁面配合围成所述环槽结构,所述活塞杆与密封端盖滑动密封配合而伸出缸体。
有益效果是:在泄压缸体上设置大径段,并通过密封端盖与大径段配合围成环槽结构,使得环槽结构更加容易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8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频谱异常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磨粒流微流道抛光质量可靠性分析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