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吸收频段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3055.7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朋飞;王锋;李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遇新材料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H05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频段 吸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铁氧体粉和碳化硅陶瓷粉按照(1-6):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2)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环氧树脂按照(3-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3)将所述浆料压延成型,得到多吸收频段吸波膜成品;
其中,所述碳化硅陶瓷粉通过烧结法制成,其平均粒径为0.2-100μm;
所述铁氧体粉通过喷雾热解法制成,其平均粒径为1-1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6.5-8.5):(3.5-5.5):1。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用E51、E55、E44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脂环族环氧树脂选用CY186和/或S06-E;
所述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先将所述浆料在50-90℃预热10-60min,然后进行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时,相邻压延辊之间辊缝的距离为10-500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辊表面设有多个呈周期性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5-600μm,相邻凸起之间的距离为5-50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延成型的速度为0.2-15m/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压延成型得到的薄膜塑形后固化;
其中,固化温度为150-2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粉和碳化硅陶瓷粉的重量比为(2-5):1;
其中,所述铁氧体粉的流动性fi与所述碳化硅陶瓷粉的流动性fs符合下述关系:fs-fi≥0.2fi;
所述铁氧体粉的粒径与所述碳化硅陶瓷粉的粒径符合下述关系:
其中,D90s为碳化硅陶瓷粉颗粒累计分布为90%的粒径,D50s为为碳化硅陶瓷粉颗粒累计分布为50%的粒径,D10s为碳化硅陶瓷粉颗粒累计分布为10%的粒径,D90i为铁氧体粉颗粒累计分布为90%的粒径,D50i为铁氧体粉颗粒累计分布为50%的粒径,D10i为铁氧体粉颗粒累计分布为10%的粒径,k为系数,其取值为0.5-0.8。
10.一种多吸收频段吸波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遇新材料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未经奇遇新材料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30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绒圈纱梭织围巾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集成发光探测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