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吸收频段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3055.7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朋飞;王锋;李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遇新材料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H05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频段 吸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吸收频段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1)将铁氧体粉和碳化硅陶瓷粉按照(1‑6):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环氧树脂按照(3‑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浆料;(3)将所述浆料压延成型,得到多吸收频段吸波膜成品;其中,所述碳化硅陶瓷粉通过烧结法制成,其平均粒径为0.2‑100μm;所述铁氧体粉通过喷雾热解法制成,其平均粒径为1‑100μm。实施本发明,可实现多频段吸收,且吸波膜膜厚均匀,吸收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吸收频段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波电磁膜是一种以片状膜形式存在的吸波材料,具体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膜材料,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从而耗散掉电磁波能量。基于其电磁波耗散的特性,其在军事装备和民用装备隐身技术、改善通信性能、微波暗室、治理电磁污染和电磁安全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传统的吸波电磁膜往往是采用单一组分的铁氧体混合树脂材料制备而成,但生活中的单一吸波物质很难同时达到高匹配和强吸收的特性,因此,现在商用的吸波膜往往只能在某个单一频段实现吸波特性,而且吸波效率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频段吸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吸波膜具有多吸收频段吸收,且吸波强度高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吸收频段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将铁氧体粉和碳化硅陶瓷粉按照(1-6):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2)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环氧树脂按照(3-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3)将所述浆料压延成型,得到多吸收频段吸波膜成品;
其中,所述碳化硅陶瓷粉通过烧结法制成,其平均粒径为0.2-100μm;
所述铁氧体粉通过喷雾热解法制成,其平均粒径为1-100μ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氧树脂选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氧树脂选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6.5-8.5):(3.5-5.5):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用E51、E55、E44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脂环族环氧树脂选用CY186和/或S06-E;
所述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先将所述浆料在50-90℃预热10-60min,然后进行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时,相邻压延辊之间辊缝的距离为10-5000μ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延辊表面设有多个呈周期性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5-600μm,相邻凸起之间的距离为5-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压延成型的速度为0.2-15m/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将压延成型得到的薄膜塑形后固化;
其中,固化温度为150-27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铁氧体粉和碳化硅陶瓷粉的重量比为(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遇新材料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未经奇遇新材料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3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绒圈纱梭织围巾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集成发光探测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