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捕捉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6009.0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锦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圆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3/02 | 分类号: | A01M23/02;A01M23/00;A01M2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捕捉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自动捕捉装置,包括主体和旋转半轮;所述主体为杆状,所述主体一头用于支撑在地面,另一头用于连接旋转半轮;所述的旋转半轮可旋转连接于主体顶面,包括支撑面和半轮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捉罩;所述半轮面用于让捕捉罩失去支撑;所述旋转半轮被设计为可根据指令旋转,从而让所述自动捕捉装置至少在一个方向进行支撑面和半轮面的切换。本发明还提供了自动捕捉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自动捕捉装置在灯光控制或安防上的用途。本发明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捕捉罩可以就地取材,从而起起方便携带的作用,同时该装置配合本发明控制方法使用,可减少装置误触发率,且能同时捕捉多只动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捕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捕捉小型动物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捕捉小型鸟兽多用笼式捕捉器,如公开号的为CN 202664090 U专利公开了一种笼式电子捕鸟器,公开号为CN 214677332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捕鼠笼,公开号为CN208490689U的专利公开一种自动感应捕兽笼。现有笼式捕捉器的共同缺点是:
1、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于携带;
2、采用一旦红外感应到即触发的方式,误触发率高;
3、单一动物就会触发笼式捕捉器关笼,不能同时捕捉多只动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捕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动捕鸟/捕兽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于携带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技术自动捕捉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减少捕捉装置误触发,及解决现有捕捉装置不能同时捕捉多只动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捕捉装置,包括主体和旋转半轮;
主体为杆状,主体一头用于支撑在地面,另一头用于连接旋转半轮;
旋转半轮可旋转连接于主体顶面,包括支撑面和半轮面;支撑面用于支撑捕捉罩;半轮面用于让捕捉罩失去支撑;
旋转半轮被设计为可根据指令旋转,从而让所述自动捕捉装置至少在一个方向进行支撑面和半轮面的切换;
上述自动捕捉装置使用时,将自动捕捉装置和捕捉罩(另行配备)立起,捕捉罩一端置于旋转半轮的支撑面,一端置于平地上,由于捕捉罩的重量的作用,自动捕捉装置和捕捉罩构成力学平衡结构,此时,装置进入捕捉状态。鸟兽可自由进入捕捉罩下觅食、活动等。当旋转半轮旋转到半轮面时,捕捉罩与自动捕捉装置接触端失去支撑,捕捉罩跌落,将捕捉罩的鸟兽罩住,实现捕捉功能。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和红外感应器;
红外感应器位于主体的一个面上,用于检测捕捉罩内是否有动物。
控制器设于主体内,分别与红外感应器和旋转半轮电性连接,接受红外感应器的检测信号及控制旋转半轮的旋转。
上述控制器和红外感应器作用为,红外感应器感应捕捉罩内是否有动物,当满足设定条件时,控制器自动控制旋转半轮的旋转。
进一步,主体上还包括防摔凸起部,防摔凸起部位于红外感应器上侧,高度不低于红外感应器防护罩,宽度不小于红外感应器防护罩宽度。
防摔凸起部用于保护红外感应器在自动捕捉装置倒地时防止磕碰。
进一步,所述旋转半轮还包括绕线轮,绕线轮与旋转半轮固定连接,用于通过旋转绕线拉动其他机关。
进一步,所述自动捕捉装置还包括声音提示器或灯光提示器,所述声音提示器或灯光提示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在捕捉罩完成捕捉后,发出声音或灯光提示。
进一步,所述主体支撑地面端还有带齿固定底座,用于使所述自动捕捉装置支立得更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圆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圆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6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