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8145.3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文;牟松;庄元顺;李开富;梅元元;高旭东;李才洪;高龙泉;卢孝林;周生喜;刘招华;赵刚;武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支护 混凝土 方法 | ||
本公开提出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方法,包括:将模喷装置设置在所述隧道的拱架上,并使所述模喷装置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形成腔体;获取所述腔体的宽度和厚度;根据所述腔体的宽度和厚度获得所述模喷装置的移动速度和喷浆量;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沿预定轨迹移动,并根据所述喷浆量使所述模喷装置利用压缩空气向所述腔体的上端口喷入混凝土。在本公开的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方法中,使模喷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注浆,有效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隧道施工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的初期支护中,需要利用湿喷工艺将混凝土喷射在隧道内壁上,当混凝土凝固后即起到支护隧道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湿喷工艺存在混凝土回弹率高、成型面质量偏低、易产生粉尘等问题,而目前的改进方式多是从混凝土材料上入手,例如:优化混凝土配方,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从设备方面对其进行改进,同时也需要改进原有的工艺,以适用改进后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方法,包括:将模喷装置设置在所述隧道的拱架上,并使所述模喷装置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形成腔体;获取所述腔体的宽度和厚度;根据所述腔体的宽度和厚度获得所述模喷装置的移动速度和喷浆量;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沿预定轨迹移动,并根据所述喷浆量使所述模喷装置利用压缩空气向所述腔体的上端口喷入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沿预定轨迹移动包括:沿所述拱架的长度方向获取所述拱架第一拱脚与第二拱脚之间的路径;根据所述第一拱脚到所述第二拱脚的路径获得所述预定轨迹。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拱脚到所述第二拱脚的路径获得所述预定轨迹包括:将所述第一拱脚的位置设置为第一初始位置;将所述拱架顶部的位置设置为换向位置;将所述第二拱脚的位置设置为第二初始位置;将所述第一初始位置与所述换向位置之间沿所述拱架长度方向的路径设置为第一路线;将所述第二初始位置与所述换向位置之间沿所述拱架长度方向的路径设置为第二路线;将所述第一路线与所述第二路线组合形成所述预定轨迹。
可选的,所述将模喷装置设置在所述隧道的拱架上包括:将所述模喷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所述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沿预定轨迹移动包括: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从第一初始位置沿所述第一路线移动到所述换向位置;将所述模喷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从第二初始位置沿所述第二路线移动到所述换向位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将所述模喷装置沿预定轨迹移动包括:在所述模喷装置的上方设置检测位置;获取所述检测位置与所述拱架的实际距离;比较所述实际距离与设定距离;根据所述实际距离与所述设定距离的比较结果调节所述预定轨迹。
可选的,所述模喷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腔体内的实际压力;比较所述实际压力与设定压力;根据所述实际压力与所述设定压力的比较结果调节所述模喷装置的移动速度和喷浆量。
可选的,所述模喷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腔体内的钢筋网位置;根据所述钢筋网的位置调节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位置和方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钢筋网的位置调节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方向包括:所述钢筋网位于所述腔体靠近所述隧道内壁的一侧时,使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位置沿靠近所述隧道内壁的方向移动,且使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方向与所述拱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钢筋网位于所述腔体远离所述隧道内壁的一侧时,使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位置沿远离所述隧道内壁的方向移动,且使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方向沿靠近所述隧道内壁的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模喷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模喷装置的喷浆方向沿所述腔体的宽度方向往复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8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