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火测试盒的自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5389.4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钦天力;张宁;俞周超;王加庆;潘之炜;赵先锋;张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21/00 | 分类号: | F42C21/00;F42C1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顾阳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火 测试 自检 系统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火测试盒的自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发火测试盒的性能测试,系统包括电容板,电容板上连接有MOS管,电容板与发火电阻连接以形成发火电路,其还包括模拟电路、采样电路、控制电路;模拟电路,连接于发火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用于根据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向发火电路发出对应的发火模拟操作信号;采样电路,连接于发火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用于根据相应的发火模拟操作,将采样获得发火电路输出的相应电压信号传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根据采样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以确定发火电路内阻阻值、电容板上的电容值以及MOS管的好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火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火测试盒的自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雷管在爆破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爆破过程中,雷管的正常引爆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电子雷管在现场使用前需要对所有功能进行自检,从而保证电子雷管的发火可靠性,目前可通过现有发火测试盒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性能检测,即通过发火测试盒内的发火性能测试设备实现对电子雷管的检测,但是一旦发火性能测试设备出现故障,也就很难对电子雷管进行可靠检测,甚至出现检测失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而对发火性能测试设备中涉及的性能测试包括:发火测试盒内阻、电容板的电容值以及电容板上MOS管好坏等,因此,提供一种针对发火测试盒性能的检测系统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火测试盒的自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发火测试盒的性能测试。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发火测试盒的自检系统,其包括电容板,所述电容板上连接有MOS管,所述电容板与发火电阻连接以形成发火电路,其还包括模拟电路、采样电路、控制电路;
所述模拟电路,连接于所述发火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向所述发火电路发出对应的发火模拟操作信号;
所述采样电路,连接于所述发火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用于根据相应的发火模拟操作,将采样获得所述发火电路输出的相应电压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以确定所述发火电路内阻阻值、所述电容板上的电容值以及所述MOS管的好坏。
可选地,所述模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切换模块、开关模块和恒流源模块,所述切换模块、开关模块均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发火电路相连接;所述模拟电路包括继电器K1、恒流源U1、电容C1、MOS管Q1、Q2、Q3、电阻R1~R7;
可选地,所述电容板J1采用的插接电容板,所述电容板J1上连接的所述MOS管包括MOS管Q4、Q5、Q6;所述发火电路还包括发火电阻接口XH1、电阻R8~R11;
可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放大器U2、模数转换器U3、电阻R12~R17、电容C2~C6;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4、电阻R18~R20、电容C7~C11、晶振Y1;所述控制器U4采用型号STM32F103C8T6控制芯片;
一种发火测试盒的自检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
控制电路发送自检信号至模拟电路,通过恒流源模块为电容板充电以获得电容板上电容容量值;
将所述发火电路短路,且所述控制电路控制输出为发火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根据采样电路采样获得的输出电压,以确定所述发火电路内阻阻值;
将所述发火电路短路,且所述控制电路控制输出为不发火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采样电路采样获得的输出电压进行判断,若输出电压在19V~20V之间,则所述电容板上的MOS管为良品,否则为不良品。
可选地,获得所述电容板上电容容量值包括以下步骤:
S1.1、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K1动作,以使得电容板接入模拟电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5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五元环三取代烯烃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