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三萜含量灵芝新菌种M150311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7782.7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1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惠萍;梁晓薇;吴清平;蔡曼君;刘远超;吴晓贤;卓丽君;王傲;张智;李向敏;谢意珍;肖春;雍天乔;陈少丹;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Q1/6895;C12N15/11;A01G18/00;A01G18/40;A01G18/2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聪聪;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三萜 含量 灵芝 菌种 m150311 及其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灵芝(Ganoderma lucidum)HMGIM-M150311,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04。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HMGIM-M150311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灵芝HMGIM-M150311的菌丝培养、菌丝后熟培养、出菇管理和子实体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a.菌丝培养:将灵芝HMGIM-M150311菌种接种至生产母种培养基,暗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后,转接至生产种培养基,暗培养至菌丝吃满料后,接入人工驯化培养基,培养至栽培袋中的菌丝长满袋中栽培料;
b.菌丝后熟培养:菌丝成熟后,继续暗培养进行后熟处理;
c.出菇管理:将菌袋盖子去掉,把栽培袋竖排放置,通风,光照,保持温度26℃-28℃,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菌丝扭结并形成米白色原基;
d.子实体生长:通风,光照,保持温度26℃-28℃,空气相对湿度80%-90%,CO2浓度350-1500ppm,待子实体成熟,白边消失,采集子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a.菌丝培养:将灵芝HMGIM-M150311菌种接种至生产母种培养基,25℃恒温、遮光培养10-15d至菌丝长满斜面;将母种菌丝接种至生产种培养基,25℃恒温暗培养至菌丝吃满料;将生产种菌丝接入人工驯化培养基,25℃±1℃、空气相对湿度60-70%,避光培养20-30d至菌丝吃满料后进入后熟管理,菌丝生长过程中注意换气,保持二氧化碳浓度4000ppm以下;
b.菌丝后熟培养:菌丝成熟后,继续置于25℃遮光处,进行后熟处理,经过后熟培养就可以进入出菇刺激阶段;
c.出菇管理:控制温度在26℃-28℃之间,加大通风量,将菌袋盖子去掉,空气相对湿度调整至90%以上,每天光照10小时,菌丝扭结并形成米白色原基,此时保持相对湿度不能够直接朝原基上喷水;
d.子实体生长:原基生长至0.5cm后,继续控制温度在26-28℃,空气相对湿度85-90%之间,每天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300-500lx,并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50~1500ppm,保持空气湿润;至灵芝完全成熟,喷粉结束,在此期间,每天向幼芝喷施水雾1-2次,直至子实体大小基本不变,说明子实体已趋成熟,此时应采收,采摘后重新作出菇处理,至出二潮菇,采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产母种培养基为:按质量分数计,包括马铃薯20%+葡萄糖2%+蛋白胨1%+琼脂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维生素B1微量;
所述的生产种培养基为:按质量分数计,包括98-99%高粱+1-2%碳酸钙;
所述的人工驯化培养基为:按质量分数计,包括38%棉籽壳+50%木屑+10%麸皮+2%CaCO3,水分60%-65%、pH自然。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HMGIM-M150311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灵芝HMGIM-M150311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
7.一种鉴别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HMGIM-M150311的鉴别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如如下任一引物对所示:
M311-8引物对:M311-8-F:TCCTGATCCCGTTTATTGCCC和M311-8-R:GCTTCACCCGTCCTTTCGAT;
M311-Y引物对:M311-YF2:AGGCCGTGCCTCATGGTAG和M311-YR2:GAACGAACCGTTGTCTTGTCG。
8.权利要求6所述的灵芝HMGIM-M150311的分子标记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鉴别引物组在鉴别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HMGIM-M150311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77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篆刻印床
- 下一篇:用于创建特效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