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4058.5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玲;黄博;侯学勇;尹小伟;楚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5F15/00;C02F11/02;C05F17/90;C05F17/964;C05F17/979;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聂午阳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农业 废弃物 协同 处理 设备 工艺 | ||
1.一种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畜禽粪污和污泥,混合进行重力沉降;
S2、取S1中重力沉降得到的半固态物质,与秸秆混合进行堆肥,堆肥的过程中进行搅拌,混合堆肥时间为8~14天,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有机质含量降低至45%以下;
其中畜禽粪污、污泥、秸秆的重量比为4~6:1:2~3,污泥的含水率为99%-9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重力沉降得到的半固态物质的含水率需降低至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堆肥过程需晒太阳,且需防止雨水进入。
4.一种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装置,所述浓缩装置上端设有液体导管(1.8),所述浓缩装置中部设有出料导管(1.6),所述出料导管(1.6)的另一端与好氧堆肥室(2)的进料口(2.19)连通,所述好氧堆肥室(2)倾斜设置,平行所述好氧堆肥室(2)的底面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好氧堆肥室(2)的底面安装有传输带组件,所述传输带组件倾斜向上运动,所述传输带组件的两侧安装有内敷气管(2.17),所述内敷气管(2.17)外表面开设有气孔(2.18),所述内敷气管(2.17)与鼓风机(2.1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组件包括传输带滚轮(2.12),环绕所述传输带滚轮(2.12)安装的传输带皮带(2.13),传输带电机(2.11)的主轴与所述传输带滚轮(2.12)的转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皮带(2.13)顶部侧面的挡板(2.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皮带(2.13)底部侧面的出料仓门(2.21),所述出料仓门(2.2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滑斜槽(2.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堆肥室(2)的顶部安装有钢骨架(2.5),所述钢骨架(2.5)上表面固定支撑有上覆膜(2.3),所述上覆膜(2.3)为PVC或者PE覆膜,所述上覆膜(2.3)位于所述传输带皮带(2.13)上方安装,所述上覆膜(2.3)两侧安装有透气覆膜(2.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好氧发酵仓(2.1)内的轴孔(2.9),所述轴孔(2.9)上安装有平行于所述好氧堆肥室(2)底面的搅拌轴(2.8),所述搅拌轴(2.8)上安装有搅拌桨(2.10)。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污泥与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装置包括外壁(1.3),固定于所述外壁(1.3)底部的弹簧(1.5),固定于所述弹簧(1.5)上端的弹簧上板(1.10),所述弹簧上板(1.10)上方设有可伸缩内仓(1.4),所述内仓(1.4)的上端与所述外壁(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导管(1.8)和所述出料导管(1.6)均与所述内仓(1.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40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铝合金导体线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