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榨菜猴头菇酱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3607.3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婕;朱士杰;杨雨;王鑫;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00;A23L31/00;A23L1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国君 |
地址: | 62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菜 猴头菇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榨菜猴头菇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预处理:对干猴头菇、脱水榨菜、泡辣椒、泡小米辣、泡大蒜、泡生姜进行预处理;S2、准备配料;S3、炒制;S4、包装、灭菌。本发明的榨菜猴头菇酱仅需开袋即食,方便简捷;猴头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食使用价值,能使更多的人品尝到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香、味上乘的特点;榨菜猴头菇二者因地域、价值有效利用、保质问题等没有能够在生活及市场形成成熟产品,本发明能起到推广及经济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菜猴头菇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榨菜是以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加工的传统生物食品,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优势益生菌群,产品具有清香、嫩脆、爽口的特点。榨菜的泡渍发酵是对生鲜蔬菜进行的“冷加工”,常温或低温下有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贯穿于始终,泡渍与发酵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的变化,不仅赋予了榨菜产品独特的色、香、味,而且增加了榨菜的营养价值,使榨菜这一传统特色发酵食品传承千年,延续至今。
猴头菇在中国既是食用珍品,又是重要的药用菌。猴头菇是中国八大“山珍”之一,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肉嫩味香,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香、味上乘。另外,猴头菇也是中国传统的贵重中药材,具有滋补健身、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多肽、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对消化道肿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腹胀等有一定疗效。
虽然榨菜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猴头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食使用价值,但二者因地域、价值有效利用、保质问题等没有能够在生活及市场形成成熟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菜猴头菇酱的制作方法,以解决榨菜、猴头菇二者因地域、价值有效利用、保质问题等没有能够在生活及市场形成成熟产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榨菜猴头菇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对干猴头菇、脱水榨菜、泡辣椒、泡小米辣、泡大蒜、泡生姜进行预处理;
S2、准备配料:按重量份计准备以下配料,菜籽油300-400份,脱水榨菜250-350份,猴头菇50-100份,泡辣椒50-100份,泡小米辣20-50份,泡生姜10-20份,泡大蒜5-10份,盐1-5份,味精20-40份,I+G 0.5-1.5份,白砂糖5-15份,椒粉0.5-1.5份,乳酸0.5-1.5份,冰醋酸0.3-0.75份,柠檬酸0.3-0.75份;
S3、炒制;
S4、包装、灭菌:将炒制后的榨菜猴头菇酱按照要求定量装袋,真空封口,再进行巴氏灭菌。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预处理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将干猴头菇用45℃温水浸泡6小时,过滤去掉清水,将猴头菇切分成0.5cm×0.5cm×0.5cm的菜丁且进行脱水处理,脱水率在30-35%后备用;
S12、将盐渍好的榨菜用清水清洗3次,除去不可食用的老筋老皮及菜根菜须,切分成0.5cm的菜丁;切分后的榨菜丁在脱盐水池中进行流水脱盐或气泡式脱盐处理,将其盐度降低至5-6%时即停止脱盐;脱盐后的榨菜装入口袋内,用压榨机进行压榨脱水处理后切分成0.5cm×0.5cm×0.5cm的榨菜丁备用,压榨后榨菜中的水分控制75%-80%;
S13、挑选色泽鲜艳、味道纯正的泡辣椒,利用斩拌机或粉碎机加工成小颗粒备用;
S14、挑选味道纯正、风味浓郁的泡小辣椒(青色),利用斩拌机或粉碎机加工成小颗粒备用;
S15、将泡渍好的大蒜去皮清洗干净,用斩拌机切成碎末;
S16、将泡渍好的生姜清洗干净后,用斩拌机切成碎末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炒制包括以下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3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浆泵
- 下一篇:一种电器接线片入座后自动卸出的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