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及车门排泥限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7925.9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1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严达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20 | 分类号: | E05C17/20;E05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成型 制动器 罩壳 车门 限位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及车门排泥限位器,涉及用于车辆的车门限位器设备,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包括管壳,管壳两端均形成有安装部;管壳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平面板和弧形板,平面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弧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车门排泥限位器包括限位臂和上述的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限位臂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组限位凹槽;每组限位凹槽包括两个分别在限位臂上下对应的两个板面上对称开设的弧形槽;限位凹槽内开设有贯通的排泥孔;限位臂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管壳内部位于限位臂的两侧空间内均与安装部连接有弹簧和排泥滑块,排泥滑块通过弹簧顶紧在限位臂上,排泥滑块与限位臂的接触面为半球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车门限位器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及车门排泥限位器。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车门限位器设备包括连杆和引导组件。连杆具有被车辆本体可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通过孔口进入门的另一端,该孔口被设置在门面板上。引导组件被安装在门的内侧。引导组件具有靴,当门正被开启或者关闭时,这些靴在连杆的表面上滑动。在靴和连杆的接触表面上产生的阻力将门保持在预定开启角度,靴和连杆在这些接触表面上彼此接触。
由于限位器的使用条件会经常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雨水天气会导致限位器内部产生淤泥堆积,对限位器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人于2021.07.17,申请了专利号为202121625926.1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公开了一种车门排泥限位器,包括固定座、限位臂和限位盒;限位臂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组限位凹槽;每组限位凹槽包括两个分别在限位臂上下对应的两个板面上对称开设的弧形槽;限位凹槽内开设有贯通的排泥孔;限位盒上开设有穿过限位臂的避让孔;限位盒内部位于限位臂的两侧空间内均通过弹簧连接有排泥滑块,排泥滑块通过弹簧顶紧在限位臂上,排泥滑块与限位臂的接触面为半球形结构。该实用新型对现有的限位臂和限位盒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排泥孔和排泥滑块配合,滑块采用半球头排泥设计,将泥水、砂砾、油污分开排泄,限位臂通过增设排泥孔,使泥水、砂砾、油污,通过排泥孔排出,提升限位器使用寿命10%以上。
但是上述专利产品在加工时发现,限位盒的制造加工较为复杂,如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1提供的限位盒,零件数量多,模具需要4次深拉伸成型复制,成本较贵,不利于批量生产制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制造简单方便,能够有效节省成本的限位盒结构及车门排泥限位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及车门排泥限位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包括管壳,所述管壳两端均形成有安装部;所述管壳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平面板和弧形板,所述平面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门限位盒的管壳结构,采用平面板和弧形板一体加工成型,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的加工方式,此结构工艺简化,模具研发费用及装配人工费用比以往约节省20%左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门排泥限位器,包括限位臂和上述的一体成型制动器罩壳;所述限位臂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组限位凹槽;每组所述限位凹槽包括两个分别在所述限位臂上下对应的两个板面上对称开设的弧形槽;所述限位凹槽内开设有贯通的排泥孔;所述限位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管壳内部位于所述限位臂的两侧空间内均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有弹簧和排泥滑块,所述排泥滑块通过所述弹簧顶紧在所述限位臂上,所述排泥滑块与所述限位臂的接触面为半球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门排泥限位器通过排泥孔和排泥滑块配合,滑块采用半球头排泥设计,将泥水、砂砾、油污分开排泄,限位臂通过增设排泥孔,使泥水、砂砾、油污通过排泥孔排出,提升限位器使用寿命1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7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