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热制备白桦树汁饮料的方法及白桦树汁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1542.9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刚;李兆杰;张宏明;张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白桦 树汁 饮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制备白桦树汁饮料的方法及白桦树汁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白桦树汁原料进行非热过滤除菌,得到除菌后的白桦树汁;步骤二、使用超滤‑纳滤系统对所述除菌后的白桦树汁进行分离浓缩,得到浓缩白桦树汁;步骤三、将所述浓缩白桦树汁通过中压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灭菌,得到白桦树汁饮料;步骤四、对白桦树汁饮料进行无菌灌装分装。本发明提供的白桦树汁饮料未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质期可达12个月,且风味更好,产品颜色更浅,活性成分含量高,抗氧化能力较同类产品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热制备白桦树汁饮料的方法及白桦树汁饮料。
背景技术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是桦木科桦木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我国对白桦的干、皮、叶等资源进行了综合利用,但它的另一种重要产品——白桦树汁却一直因保鲜等技术问题被忽略。如今食品加工工艺日益完善,保鲜技术不断更新,白桦树汁也逐渐变成了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
白桦树汁是一种在春雪初融时,由白桦树根部渗透压作用下,经由树体细胞循环形成的从树干开口处流出的无色透明或略带微黄的新鲜汁液,散发淡淡的桦树清香,是木本植物基全营养素。由于白桦树林多为原始森林,采集和前期的运输工作只能人工完成,且每年仅有叶芽萌发前12-15天的采集期。同时因为桦树汁营养丰富,离树后几个小时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导致腐败,过去的加工技术多为离树后添加防腐剂或低温储运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方式保证产品质量。
天然采收后的白桦树汁若没有添加防腐剂,则通常需要进行高温加热灭菌处理。然而高温加热除了会破坏白桦树汁中热敏成分的同时,长时间加热对白桦树汁的风味和口感都是严重的摧毁,加热后白桦树汁会有明显的蒸煮味儿,还可能增加苦涩的味道,颜色也会明显加深。为了解决高温加热的缺陷,目前有通过额外添加糖、酸等配料的加工方式将白桦树汁制成风味饮料,在掩盖不良风味的同时,可以延长产品保质期,但产品中白桦树汁风味也会被遮蔽,过量的添加糖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白桦树汁在多本药典中都有使用记载,在《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中则记载了,桦树汁具有“治坏血病,肾脏病,痛风,有清热解毒作用”,而过去的研究表明,白桦树汁具有显著抗氧化的能力。由于白桦树汁中营养成分丰富,易被微生物利用进行生长繁殖,故如何防止变质在该领域一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现有对白桦树汁的加工,主要以UHT等加热灭菌方式为主,以期获得更久的保质期和更稳定的产品质量。但加热灭菌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缺陷:1.在加热过程中,无法做到严格限制白桦树汁与氧气的接触,在高温条件下,多种活性成分,特别是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成分,容易被破坏,进而影响白桦树汁的抗氧化活性;2.由于白桦树汁,特别是浓缩白桦树汁中糖类成分含量较高,在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导致白桦树汁颜色变深,口味变差;3.加热这一单元操作对于能源的消耗也不可忽视,若无法形成连续生产,则对能源的浪费也是在当今环保趋势下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热制备白桦树汁饮料的方法及白桦树汁饮料,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热制备白桦树汁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白桦树汁原料通过非热过滤的方式进行除菌,得到除菌后的白桦树汁;
步骤二、使用超滤-纳滤系统对所述除菌后的白桦树汁进行分离浓缩,得到浓缩白桦树汁;
步骤三、将所述浓缩白桦树汁通过中压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灭菌,得到白桦树汁饮料;
步骤四、对白桦树汁饮料进行无菌灌装分装。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非热过滤的过滤压强约为0.5~1.5MPa,过滤材料的孔径为0.2~1.0μm;所述白桦树汁原料的微生物含量小于1000cfu/ml;所述除菌后的白桦树汁的微生物含量小于10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1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