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碳排放数据的掺烧比例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2741.1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华;唐雪梅;朱海磊;周忠海;刘丽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字双碳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8/214;G06N3/08;G06Q50/26;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苏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排放 数据 比例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碳排放数据的掺烧比例优化方法,属于燃煤电厂环保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获取当前火电厂的历史火电机组配煤掺烧方案数据,根据获得的掺烧方案数据建立掺烧值模拟曲线;步骤二:对掺烧值模拟曲线进行分析,选择N个优选修正点;步骤三:获取优选修正点对应的各品质煤的掺烧比例,根据获得的掺烧比例进行实际应用,计算对应的掺烧值,对掺烧值模拟曲线进行修正,获得火电机组专属曲线;步骤四:实时识别火电机组专属曲线中的最佳点位,识别最佳点位对应的掺烧比例,并进行相应的记录汇总,获得最佳比例表;步骤五:将最佳比例表实时共享给对应的管理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电厂环保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碳排放数据的掺烧比例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生产主要以煤为主,近年来由于电煤供需矛盾原因曾导致“煤荒”的出现,使得大部分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煤质发生不稳定现象,导致发电机组的煤耗增大、发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超标等,影响了机组的安全、文明、经济、环保运行。除此之外火电厂参与碳交易后,超额的碳排放将产生成本。火电厂使用不同煤质的燃煤,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煤质较差的燃煤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会导致锅炉效率下降、发电煤耗率上升;煤质好的燃煤虽然成本更高,但是能提高锅炉效率、降低发电煤耗率。因此发电企业为了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配煤掺烧是重要举措,又是解决机组燃煤紧张且煤种多变、运行性能欠佳的有效方法,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要求下,高效的掺烧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为了实现对掺烧比例的优化,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碳排放数据的掺烧比例优化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碳排放数据的掺烧比例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碳排放数据的掺烧比例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获取当前火电厂的历史火电机组配煤掺烧方案数据,根据获得的掺烧方案数据建立掺烧值模拟曲线;
步骤二:对掺烧值模拟曲线进行分析,选择N个优选修正点;
步骤三:获取优选修正点对应的各品质煤的掺烧比例,根据获得的掺烧比例进行实际应用,计算对应的掺烧值,对掺烧值模拟曲线进行修正,获得火电机组专属曲线;
步骤四:实时识别火电机组专属曲线中的最佳点位,识别最佳点位对应的掺烧比例,并进行相应的记录汇总,获得最佳比例表;
步骤五:将最佳比例表实时共享给对应的管理人员。
进一步地,掺烧方案数据包括掺烧方案以及对应的效益数据,效益数据包括碳排放量、发电量、各品质煤的用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六:获取每次应用最佳比例表中的掺烧比例时对应的效益数据,计算对应的掺烧值,结合对应的掺烧比例对火电机组专属曲线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根据获得的掺烧方案数据建立掺烧值模拟曲线的方法包括:
识别各个掺烧方案数据中的掺烧参数,掺烧参数包括各品质煤的掺烧比例、碳排放量、发电量以及对应的各品质煤的用量,根据碳排放量、发电量以及对应的各品质煤的用量计算对应的掺烧值,将计算的掺烧值与对应的各品质煤的掺烧比例整合为初始坐标点,将初始坐标点输入到空间坐标系中,基于各初始坐标点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分布进行模拟连线,生成对应的掺烧值模拟曲线。
进一步地,根据碳排放量、发电量以及对应的各品质煤的用量计算对应的掺烧值的方法包括:
根据各品质煤的价格设置转换比例,根据设置的转换比例将各品质煤的用量进行转化,获得代表煤用量,将获得的代表煤用量标记为DBM,将碳排放量和发电量分别标记为TPL和FDL,根据公式计算对应的掺烧值,其中β1、β2分别为
对应的单位转化系数,b1、b2分别为对应的权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字双碳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数字双碳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2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