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性悬挂接触网参数测量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3276.3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华;牛兴润;熊志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95;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毛姗 |
地址: | 2130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悬挂 接触 参数 测量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悬挂接触网参数测量装置及系统,其中,测量装置本体,底部可沿轨道运行;配置于装置本体上的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中包括朝向接触网设置的一线性激光发射器和一轮廓激光相机,其中,线性激光发射器用于朝向接触网发射激光;轮廓激光相机用于采集激光轮廓信息。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刚性悬挂接触网无法进行连续检测,且检测精度不高的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接触网参数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刚性悬挂接触网参数测量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接触网系统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牵引变电所输出的电能传送至动车组。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通常存在复杂的机械与电气作用,会造成接触线的磨耗,导致拉出值、导高等变化,严重的可能导致接触网支持装置零部件出现破损、松脱、断裂等缺陷,造成接触网机械结构稳定性下降,严重时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如定位器脱落、接触网坍塌等),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对接触网进行准确、高效的检测与状态监控,对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运营与维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速铁路6C检测系统的提出,基于图像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日益取代传统的人工巡线成为接触网检修与维护的主要手段被各路局采用。然而,现有的检测系统依然存在图像理解能力差,自动化程度低,缺陷识别过分依赖人工辅助等问题,检测效率依然较低。
目前,市面上的接触网静态视觉检测系统,绝大多数只能测量拉出值、导高等参数。无法对磨耗及其接触网的悬挂设备等做出相应的检测。测量磨耗的产品只能通过单点式、接触式进行测量,费时费力。并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普遍使用的刚性悬挂接触网无法进行连续检测。
对于接触线动态视觉磨耗检测系统,基本采用基于光源照明接触导线下部磨耗面,并利用高速摄像机采集接触面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后得到导线磨耗面宽度值,从而对磨耗进行实时检测,但是这种原理会出现接触线磨耗图像边缘模糊、对比度低等,易受光照影响,无法准确测量磨耗等问题,同时车体震动对磨耗检测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种能够对刚性悬挂接触网参数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检测的装置成为一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性悬挂接触网参数测量装置及系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刚性悬挂接触网无法进行连续检测,且检测精度不高的技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悬挂接触网参数测量装置,包括:
测量装置本体,底部可沿轨道运行;
配置于所述装置本体上的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中包括朝向接触网设置的一线性激光发射器和一轮廓激光相机,其中,所述线性激光发射器用于朝向接触网发射激光;所述轮廓激光相机用于采集激光轮廓信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测量装置本体包括:左行走部、右行走部及供电横梁;其中,所述供电横梁配置于所述左行走部和右行走部之间形成“工”字型结构;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激光壳体呈现条状结构,沿垂直于所述供电横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供电横梁上,所述线性激光发射器和轮廓激光相机分别配置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两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电横梁内部配置有:供电电池、电源控制模块、数据采集卡及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激光轮廓信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电横梁内部还配置有倾角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卡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电横梁内部还配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卡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卡采集的数据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3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