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6883.0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海;赵玉婷;谭艳军;林霄喆;赵福成;王瑞平;肖逸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段丰娟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及车辆,属于车辆差速器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一具有齿槽,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的另一具有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齿槽啮合;所述差速器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间,所述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间的轴向位移。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一具有齿槽,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另一具有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齿槽啮合,与传统的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对比,解决了螺栓松动、剪切、破损拆除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差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差速器。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车辆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差速器内部零件如壳体,锥齿轮等作为基础的传动部件,具有重合度大,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差速器壳体之间主要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会容易出现差速器在工作中螺栓松动,甚至在恶劣工况下螺栓被剪断的现象,导致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此外,通过焊接的方式会在差速器内部零件出现损坏及故障需要拆卸维修时,无法拆卸,只能通过更换差速器总成,导致维修成本增高。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来连接自密封式差速器之间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增加齿圈在变速器中的布置范围。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差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一具有齿槽,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的另一具有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齿槽啮合;所述差速器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间,所述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间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之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卡环,所述限位件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限位卡环的一端面能够与未设置限位凹槽的所述第一半壳体或所述第二半壳体端面接触,限制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自所述限位卡环所在侧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壳体设置有所述齿槽,所述第二半壳体设置有凸齿,所述限位卡环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半壳体的部分外端面接触,限制所述第二半壳体自所述限位卡环所在侧脱离所述第一半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壳体包括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半壳体包括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能够相抵,限制所述第二半壳体自所述限位卡环相反侧脱离所述第一半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凸齿为面齿构造或犬齿构造,所述凸齿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半壳体的周向,所述齿槽沿所述第一半壳体的内壁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体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凸出于所述第二侧壁部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导向部并与所述第一半壳体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内侧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与所述导向槽配合形成导油空间,所述第二侧壁部具有过油孔,所述过油孔贯穿所述第二侧壁部,所述过油孔与所述导油空间连通,所述导油空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还具有差速器齿圈,所述差速器齿圈与所述第一半壳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6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室悬置总成载荷谱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磨抗变形的SPC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