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飞机襟翼收上时和固定翼面之间间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76105.X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焜;刘振忠;曾俊;赵荣;朱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飞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9/00 | 分类号: | B64C9/00;B64C9/16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张利秋 |
地址: | 561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飞机 襟翼 收上时 固定 之间 间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飞机襟翼收上时和固定翼面之间间隙的装置,包括固定支座、铆钉、间隙调整螺钉、限位支座、螺栓,其中襟翼在动力的驱动下,能绕襟翼空间转动轴线偏转,所述固定支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于襟翼舱后缘,所述限位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襟翼上,所述间隙调整螺钉通过螺纹拧入固定支座上,且可通过螺纹旋转调整伸长量,通过旋转间隙调整螺钉在固定支座内的伸缩量消除间隙调整螺钉头部和限位支座间的间隙。本装置通过有限的接触点使固定翼面对襟翼提供支撑,降低了装配时襟翼和固定翼面间的间隙要求,装配完成后,通过简单调整有限的接触点来消除结构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飞机襟翼收上时和固定翼面之间间隙的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游动式襟翼位于机翼后缘根部,在操纵机构的驱动下,襟翼能绕位于空间的转轴向下偏转。在收上位置,襟翼前缘上一般设计为襟翼舱,为固定翼面的一部分。为避免碰撞和磨损,襟翼和襟翼舱之间通常留有结构间隙,从设计人员的角度考虑,为避免振动,该结构间隙间隙越小越好。但从生产单位考虑,需要保证一定的装配间隙,过小的间隙要求现有的装配工艺上不易保证,且不经济。故需一种装配时不用过多关注结构间隙,装配完成后可消除结构间隙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飞机襟翼收上时和固定翼面之间间隙的装置,飞机襟翼收上时和固定翼面间通常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过大容易导致飞行过程中襟翼振动,损伤结构;过小又由于对装配工艺要求过高,不易实现。本装置在襟翼后缘安装固定支座,同时固定支座上设计有上下贯穿的螺纹孔,间隙调整螺钉拧入固定支座上螺纹内,在襟翼收上时,通过旋转间隙调整螺钉,使螺钉头部和限位支座接触,通过使用多组间隙调整装置,可消除襟翼和固定翼面的结构间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除飞机襟翼收上时和固定翼面之间间隙的装置,包括固定支座、铆钉、间隙调整螺钉、限位支座、螺栓;其中襟翼在动力的驱动下,能绕襟翼空间转动轴线偏转;所述固定支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于襟翼舱后缘;所述限位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襟翼上,能和襟翼一同偏转;所述间隙调整螺钉通过螺纹拧入固定支座上,且可通过螺纹旋转调整伸长量,通过旋转间隙调整螺钉在固定支座内的伸缩量消除间隙调整螺钉头部和限位支座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不因为襟翼前缘和襟翼舱之间的结构间隙的存在而导致飞行过程中襟翼的振动。
进一步的,为保证安装空间,所述限位支座安装于襟翼翼型面内部,并在襟翼翼型面上开孔,以便在收上位置时,间隙调整螺钉能通过襟翼翼型面上开的孔和限位支座接触。
进一步的,在收上位置,如果襟翼前缘和襟翼舱间的缝隙较大,通过旋转间隙调整螺钉使螺钉头部和限位支座接触,从而使襟翼在收上时不会因为结构间隙的存在而出现飞行过程中由于气动载荷波动而导致的振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消除间隙,根据襟翼的长度,可在后缘布置多组这种消除活动间隙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装置通过有限的接触点使固定翼面对襟翼提供支撑,降低了装配时襟翼和固定翼面间的间隙要求,装配完成后,通过简单调整有限的接触点来消除结构间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细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襟翼舱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襟翼收上和放下时相对于襟翼舱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所示:1-襟翼舱、2-襟翼、3-固定支座、4-铆钉、5-间隙调整螺钉、6-限位支座、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飞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飞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6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