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及微电解制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86060.4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韬;王凡;刘丽萍;郭海礁;王金意;王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垚琳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电解 设备 系统 | ||
1.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微通道结构和盖板;
所述基板上安装有阴极接口和阳极接口;
所述微通道结构设在基板上;所述微通道结构包括主通道、氢气储存槽和氧气储存槽;所述主通道内设有与阴极接口连接的阴极、与阳极接口连接的阳极和隔离墙;所述隔离墙高度小于主通道的深度;所述隔离墙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且隔离墙将主通道划分为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所述氢气通道的一端和氧气通道一端均与电解液入口连通,所述氢气通道的另一端、氧气通道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氢气储存槽和氧气储存槽;所述氢气储存槽底部设有第一液体出口,上端设有氢气出口;所述氧气储存槽底部设有第二液体出口,上端设有氧气出口;
所述盖板安装在基板设有微通道结构一侧,且盖板与微通道结构形成密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和阳极均设在主通道的侧壁上,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阴极采用镍网、镍-铁基网状电极、镍-钼合金电极中的一种;所述阳极采用泡沫镍基镍铁合金电极或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有槽,槽内底部开设有所述微通道结构;所述槽内安装盖板,盖板厚度与槽深度相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入口、氢气出口、氧气出口、第一液体出口和第二液体出口均贯穿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或3D打印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通道、氢气储存槽与氧气通道、氧气储存槽关于隔离墙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的长度、宽度、深度比为(480-720):(9-15):(4-6);所述隔离墙的宽度为主通道宽度的2/15-1/5,隔离墙的高度为主通道深度的2/5-3/5;所述氢气储存槽和氧气储存槽的长度均为主通道长度的1/5-3/10,宽度均为主通道宽度的4-6倍,深度均为主通道深度的4.8-7.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均一端穿过基板连接其对应的电极,另一端延伸至基板外侧;所述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均为圆形连接长条形棒状金属薄片。
9.一种微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动力系统、能量源、氢气储存装置、氧气储存装置;所述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的电解液入口与动力系统出口连通,第一液体出口和第二液体出口均与动力系统的入口连通;所述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的阴极接口、阳极接口均与能量源连接;所述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的氢气出口、氧气出口分别连通氢气储存装置和氧气储存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为循环泵,能量源为直流电源、光伏或风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860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隔膜微电解槽-光伏制氢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提式多媒体演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