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及微电解制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86060.4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韬;王凡;刘丽萍;郭海礁;王金意;王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垚琳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电解 设备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及微电解制氢系统,其中制氢设备包括基板、微通道结构和盖板;基板上安装有阴极接口和阳极接口;微通道结构设在基板上;微通道结构包括主通道、氢气储存槽和氧气储存槽;主通道内设有与阴极接口连接的阴极、与阳极接口连接的阳极和隔离墙;隔离墙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且隔离墙将主通道划分为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氢气通道的一端和氧气通道一端均与电解液入口连通,氢气通道的另一端、氧气通道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氢气储存槽和氧气储存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无隔膜并在主通道内设置了将主通道分为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的隔离墙,可实现氢氧产物的分离,大幅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及微电解制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水制氢是生产绿氢的重要方式。现有的主流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包括三种: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以及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SOEC)制氢。电解制氢技术中关键的核心设备是电解槽,三种电解技术对应的分别为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及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在氢气产业链中,氢气的储存与运输具有较大难度。氢气体积能量密度较低,燃点较低,易燃易爆,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相较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氢气在储运环节具有天然的劣势。因此,目前氢气储运成本极高。例如采用气态氢气拖车运输方式,一台长管拖车的成本为160万元,百公里运输成本高达8.66元/kg;采用气态氢管道运输,每公里管道投资就高达580万元。因此,对于某些小规模、地理位置偏远的用氢场景,这种大规模制氢、长距离储运的氢能利用方式,成本高,缺乏灵活性,且有安全风险。鉴于此,发展小规模分布式制氢,就地消纳的用氢方式,作为大规模制氢的补充,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就电解槽而言,前面提到的三种制氢技术均有其固有缺陷。例如,碱性水电解槽的缺点在于,(1)采用强碱KOH作为电解液,需要使用耐腐蚀金属制造电解槽,增加成本;(2)碱水槽隔膜多采用石棉或PPS等材料,电阻高,增加能耗,阻气性差,因而抗负荷波动性差,启停耗时长;(3)碱性水电解系统结构复杂,部件多,故障率高。对于PEM系统,目前主要的缺陷在于其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通常采用贵金属制成,成本很高。而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目前处于实验阶段,电极性能损耗快,技术成熟度低。因此,目前的三种制氢技术在小规模、分布式制氢中适用性较差。
鉴于以上分析可知,电解制氢的核心部件是电解槽,其主要问题在于成本高、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等。因此,需开发适用于分布式制氢的小型、结构简单、灵活性高的电解设备。电解槽本质上为通电产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目前,反应器的微型化是化工设备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催生出各种微化工装置,例如微反应器、微分离器等。微化工装置通道的特征尺寸通常在几十到几百微米之间,装置的微型化带来的主要优势有:(1)微小尺度大大增加了反应比表面积,微反应器中传递过程(反应速率、传热等)将得到大大强化,反应速率将加快,反应产热可快速消散,降低反应过程的安全风险;(2)可控性高,不同于宏观尺度设备内惯性力占主导地位,在微尺度下,表面力(粘性力、界面张力等)占主导,因此微尺度流动具有不同于宏观尺度的特殊性质,可利用其特殊流动形态实现对反应、分离过程的精确控制;(3)集成特性,通过微通道的结构设计,可将不同微反应器等集成,进一步缩小设备的体积,提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无隔膜并在主通道内设置了将主通道分为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的隔离墙,可利用微通道(也即主通道)内流动截面上速度梯度引起的浮力效应,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将电解过程产生的气泡控制在电极附近,无需隔膜阻隔产生的氢气氧气,可实现氢氧产物的分离,大幅降低了设备成本,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同时,由于不存在隔膜,可实用多种电解液制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解制氢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隔膜微电解制氢设备,包括基板、微通道结构和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86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隔膜微电解槽-光伏制氢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提式多媒体演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