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4665.3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52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宇;王唯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达智造科技(如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8 | 分类号: | B24B37/08;B24B37/28;B24B37/34;B24B57/0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226532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研磨 生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人工上料输送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所述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包括:自动上料分料单元,用于单个料片的输出;带输送的研磨单元,用于料片的双端面打磨;连续清洁单元,用于料片的双端面清洗及烘干;自动收料单元,用于将料片收集存放。机械手,分别设置在所述带输送的研磨单元,连续清洁单元以及自动收料单元之间;本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整个输送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连续生产替代手动上下料速度慢,机床闲置时间过长,提高了流水线利用效率,降低了人工上下料的工作强度,完成了从上料、研磨到下料智能分类的自动化生产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厂家的立式数控双端面磨床的上下料几乎都由人工完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由操作工人将零件依次放入机床的料盘之中,另一种由操作工人将料盘从机床上拿下,将零件依次放入料盘后,再将料盘整体放进机床进行磨削。这两种方式人工上下料的工作强度极大,特别是第二种还使机床有着大量空置时间,降低了机床的利用效率,而且磨床生产产生较大的热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料片自动研磨生产系统包括:
自动上料分料单元,具有储料装置用于单个料片的输出;
带输送的研磨单元,用于料片的双端面打磨;
连续清洁单元,用于料片的双端面清洗及烘干;
自动收料单元,用于将料片收集存放;
机械手,分别设置在所述带输送的研磨单元,连续清洁单元以及自动收料单元之间;自动上料分料单元,带输送的研磨单元,连续清洁单元,自动收料单元依次连接设置,机械手用于将带输送的研磨单元中的料片依次输送至连续清洁单元,再将连续清洁单元中的料片输送至自动收料单元。
进一步,所述自动上料分料单元包括:
振动盘,一端连接有供单个料片通过的直振通道,用于单个料片的输出;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直振通道远离振动盘的一端,所述储料装置具有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直振通道连通的筒状储料腔,所述筒状储料腔的底部设有封闭筒状储料腔的底板。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分料装置设有位于底板上端且与所述筒状储料腔连通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远离筒状储料腔的一侧设有贯穿底板的出料缺口,所述底板远离出料缺口的一端设有分料驱动块。进一步,所述出料缺口的上方设有能够升降抵顶在位于出料缺口中的料片上的下压块。
进一步,所述带输送的研磨单元包括: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定位缺口且支撑平台形成定位缺口的下端封闭,料片被限制在定位缺口且沿旋转盘旋转输送;研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且具有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盘的厚度方向的两侧的研磨头,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位于下端的研磨头嵌入的研磨缺口,用于料片的双端面研磨;输送通道,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远离研磨装置的一侧,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一侧与输送通道相接且与定位缺口相通的下料缺口。
进一步,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间隔设置在研磨装置两侧的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调节座,至少一个穿设在所述调节座的调节柱,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柱下端且位于旋转盘上方的活动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达智造科技(如皋)有限公司,未经日达智造科技(如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4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锁功能的冰箱酒柜抽屉组件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测绘工程辅助测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