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冷器、EGR系统、发动机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89525.3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宇;李辉;张梓龙;周建材;石峻铭;高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13 | 分类号: | F02M26/13;F02M26/22;F02M26/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尚伟净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 egr 系统 发动机 以及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冷器、EGR系统、发动机以及车辆,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形成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新鲜空气与EGR废气的混合气适于由进气口进入箱体,并由出气口排出。冷却单元,冷却单元设置于箱体内,并适于对混合气进行冷却。储水部,储水部与箱体相连,且位于冷却单元下方,并适于容置冷却单元产生的冷凝水,储水部形成有取水口。由此,通过设置储水部,并在储水部上开设取水口,一方面,通过冷凝截留的方式将EGR废气中的水蒸气收集,避免EGR废气中大量冷凝水无序的进入气缸引起各缸燃烧状态不一致,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还可以减少进入到进气管路的冷凝水,提高进气管路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冷器、EGR系统、发动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将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与新鲜空气加入气缸,稀释气缸内的燃油混合气,一方面,燃料的焰前化学反应和燃烧反应速度都将降低,也就是着火(迟滞)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延长,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CO的产生量;另一方面,氮气与氧气接触的机会也减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NOx的生成量。
然而,发动机废气中存在水蒸气,水蒸气会进入到进气管路以及气缸内,一方面,多个气缸内的水量出现差异,会导致各缸的燃烧状态出现差异,导致燃烧不稳定、甚至失火,另一方面,进气管内的积水可能会导致进气管破裂,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冷器,所述中冷器可以有效收集废气中的水蒸气,提高燃烧稳定性,并降低进气管路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中冷器的EGR系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中冷器,包括:箱体、冷却单元以及储水部,所述箱体两侧形成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新鲜空气与EGR废气的混合气适于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箱体,并由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适于对所述混合气进行冷却,所述储水部与所述箱体相连,且位于所述冷却单元下方,并适于容置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储水部形成有取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通过设置储水部,并在储水部上开设取水口,一方面,通过冷凝截留的方式将EGR废气中的水蒸气收集,避免EGR废气中大量冷凝水无序的进入气缸引起各缸燃烧状态不一致,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还可以减少进入到进气管路的冷凝水,提高进气管路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单元内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具有冷却介质,所述箱体还形成有冷却入口与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与所述冷却出口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冷器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所述储水部上,并用于检测所述储水部内的水量以及水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水部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EGR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中冷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EGR系统。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的进气歧管、排气歧管均与所述EGR系统连通。水喷射系统,所述水喷射系统适于向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气缸喷水,所述水喷射系统与所述中冷器的取水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水喷射系统的喷射器构造为缸内喷射器和/或进气道喷射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器均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取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89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