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04413.0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甄慧丽;刘成波;张容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H02K11/21;H02K11/3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任翠月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致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性致动器,包括壳体、电机、传动组件和推杆组件,电机收容于壳体内,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推杆组件作往复线性运动,线性致动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推杆组件运动位置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可调电阻件和控制模块,推杆组件的往复线性运动带动可调电阻件同步动作,控制模块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可调电阻件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根据可调电阻件反馈的阻值信号进行推杆组件运动位置检测,解决了现有线性致动器存在内管的实时位置检测精度差问题以及线性致动器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线性致动器,其主要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管和用于驱动内管在壳体内位移以伸出壳体的电机,电机通过丝杆啮合内管方式达到内管在壳体上伸缩位移的目的,现有的线性致动器中内管移动实时位置的检测,常采用双霍尔检测、干簧管或在电机端部设置编码器等方式对内管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其中双霍尔检测存在价格贵,干簧管存在无法确定方向,编码器存在内管实时位置检测精度差,且线性致动器整体体积偏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线性致动器,解决了现有线性致动器存在内管的实时位置检测精度差问题以及线性致动器体积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线性致动器,包括壳体、电机、传动组件和推杆组件,所述电机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组件作往复线性运动,所述线性致动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推杆组件运动位置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可调电阻件和控制模块,所述推杆组件的往复线性运动带动所述可调电阻件同步动作,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可调电阻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可调电阻件反馈的阻值信号进行推杆组件运动位置检测。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可调电阻件包括滑动件和承载电阻片的第一线路板,所述推杆组件的往复线性运动带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电阻片上滑动以改变所述可调电阻件的输出阻值,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搭载换算处理电路的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一体成型且二者电性相连。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电阻片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碳膜或者裸铜,所述电阻片沿推杆组件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第一线路板为一体成型的柔性线路板。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第二线路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或者所述电机上。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第二线路板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线路板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电机尾部的机芯上。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线路板至少部分嵌于所述限位槽内以使其固定于壳体内并贴合所述壳体内壁。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外管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内管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往复线性运动。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丝杆和螺接在所述丝杆上的螺母,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螺母连接。
在上述线性致动器中,所述滑动件固定于所述螺母或者所述内管上,以使其随所述螺母或者所述内管位移时同步滑动于电阻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4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装饰工程的涂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热震动眼霜按摩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