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63225.X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2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克;仇海龙;樊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2B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莫成龙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器涡后 排气 接管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属于管连接技术领域,解决了增压器涡后排气管与整车排气管之间的结合部发生气体泄漏的问题。该连接结构包括增压器涡后排气管和整车排气管,所述的增压器涡后排气管与整车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环连接,所述增压器涡后排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导流凸台,所述整车排气管的内壁设有安装台阶,所述的导流凸台活动插接在安装台阶内,并且所述增压器涡后排气管的连接端面与整车排气管的连接端面贴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可快速将气流往下引流,避免在结合部外泄,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催化还原技术(SCR)的发动机,可以采用尿素喷嘴紧耦合在增压器涡后排气管上的技术方案,使尿素能够获得更高的混合温度,最终使得发动机的排气污染物水平达到规定的排放法规要求。
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方案中,尿素喷嘴4安装固定在增压器涡后排气管1上,增压器涡后排气管1通过卡环2与整车排气管3连接。尿素喷嘴所喷射的尿素与增压器排出的废气相互混合,所形成的混合气经增压器涡后排气管、整车排气管组成的流道流向下游的SCR反应器。
因车辆振动的原因,在长期使用后卡环锁紧力矩下降,整车排气管与增压器涡后排气管之间的结合部出现动态微间隙,加上尿素具挥发性、逃逸性,此混合气容易从结合部外泄,导致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可快速将气流往下引流,避免在结合部外泄,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包括增压器涡后排气管和整车排气管,所述的增压器涡后排气管与整车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环连接,所述增压器涡后排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导流凸台,所述整车排气管的内壁设有安装台阶,所述的导流凸台活动插接在安装台阶内,并且所述增压器涡后排气管的连接端面与整车排气管的连接端面贴合。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增压器涡后排气管的连接端面与整车排气管的连接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压器涡后排气管的内径从上而下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凸台与增压器涡后排气管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凸台呈锥形结构,所述的安装台阶与导流凸台相适配,并且所述的导流凸台较大端与增压器涡后排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凸台高度大于等于5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的连接结构,通过对增压器涡后排气接管进行优化,在出气口端部增加导流凸台,此导流凸台活动插接在整车排气管的安装台阶内,可以起到气流的导流作用,将混合器的气体快速引导向下游,避免在结合部外泄,并且在增压器涡后排气管和整车排气管连接处设置了密封垫片,有效地提高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同时,导流凸台可以对密封垫片起到安装定位作用,避免装配时垫片偏位问题,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方案的结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增压器涡后排气管、2-卡环、3-整车排气管、4-尿素喷嘴、5-导流凸台、6-密封垫片、8-安装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63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排烟管安装的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美耐皿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