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8229.4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丰;王磊;彭学彦;孙盼盼;王志鹏;刘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F8/108;F24F11/523;F24F11/72;F24F13/22;F24F11/46;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建筑 节能 供热 设备 | ||
1.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包括主体(1)、顶盖(101)和加热器(4),所述顶盖(101)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采用正六边体且其上部嵌入设置有盲槽,所述主体(1)内侧设置有加热部、循环输入部(2)、循环输出部、内循环管(205)和输气部;
所述循环输入部(2)包括第一锥形套(201)、第二锥形套(202)和第三锥形套(203),所述第一锥形套(201)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04),所述第一锥形套(201)和所述第二锥形套(20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01-1),所述第二锥形套(202)和所述第三锥形套(203)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滤网(202-1);
所述第一锥形套(201)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1)内壁,所述第三锥形套(203)内部设置有内循环罐;
所述循环输出部包括套管(3),所述套管(3)内侧设置有第一外循环管(301);
所述加热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内侧的加热器(4),所述第一外循环管(301)与所述内循环管(205)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器(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位于所述主体(1)外侧且对应所述循环输入部(2)设置有第二外循环管(6),所述第二外循环罐端部贯穿所述循环输入部(2)且与所述内循环管(20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1)上方设置有显示屏(102),位于所述顶盖(101)上部且位于所述显示屏(102)一侧设置有控制部(1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1)设置为与所述主体(1)相匹配的正六边形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1)靠近所述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3)和湿度传感器(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与所述主体(1)通过固定支架(401)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循环管(6)与所述主体(1)外壁通过固定支杆(601)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内壁的气泵(5),以及设置于所述气泵(5)输出端的输出管(5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建筑的节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04)、所述第一锥形套(201)、所述第二过滤网(201-1)、所述第二锥形套(202)、所述第三过滤网(202-1)、所述第三锥形套(203)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82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业用的振动给料机
- 下一篇:一种耐低温抗老化性强的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