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控制的测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28997.5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蒋瑞瑞;侯锡坤;王竹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测绘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H04N7/18;B25J11/00;B25J19/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控制 测量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控制的测量机器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机身通过电动升缩杆与机头进行连接,所述机头的正面由左往右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仪,所述机身通过转动机构与底座进行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滚轮;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支撑板和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且位于底座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支撑板与底座进行连接,与现有的机器人设备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机器人的整体便捷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控制的测量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但是现有的机器人无法满足施工测量的需求,大型工地施工进行距离测量时,往往需要手持测距仪器人工手动进行测量,不仅耗时耗力,增加工程量,且测量效率慢,手动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同时测距仪在户外使用时无法插接电源,耽误正常使用,因此对于现有机器人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基于智能控制的测量机器人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机器人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控制的测量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智能控制的测量机器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机身通过电动升缩杆与机头进行连接,所述机头的正面由左往右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仪,所述机身通过转动机构与底座进行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滚轮,所述机头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通过调节机构与光伏板进行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支撑板和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且位于底座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支撑板与底座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支撑架与机身进行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套筒、左连接块、右连接块、滑槽、第一螺栓和孔槽,所述放置槽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分别通过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与光伏板进行连接,所述右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套筒与支撑柱的内部均开设有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机身的右侧由前往后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和USB接口,所述机身的下方且位于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支撑架呈一体式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机身、机头和底座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套筒与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右侧与第一螺栓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孔槽的内部附带有第二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放置槽的内部结构大小与光伏板的外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红外测距仪、摄像头和显示屏的设计,利用红外测距仪方便对不同的距离进行测量,利用摄像头方便对机器人行驶的路况和施工现象进行实时拍摄和监控,通过显示屏方便对测量的数值和监控视频进行播放,方便使用者进行查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测绘勘察院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测绘勘察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8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