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装置和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37471.3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宋阳;王兵;杨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B62D55/14;B62D5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金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装置 作业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提供一种履带装置和作业机械,包括履带和轮组,轮组用于张紧履带,并用于驱动履带绕轮组进行旋转。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轮,支撑轮支撑在履带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顶部。履带包括支撑部和变形部,支撑部位于变形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撑轮的外周面的两侧支撑在支撑部的内侧,支撑轮的外周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履带的变形部对应。当设置有该履带装置的作业机械在平地行走时,与现有的钢制履带效果相同,当设置有该履带装置的作业机械在泥沙地行走时,泥沙会将履带的变形部顶入支撑轮的环形凹槽内,使履带的外侧面与泥沙的接触面积变大,如此可以降低在泥沙地行走时下沉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装置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对于履带挖掘机、履带起重机等履带型作业机械而言,其履带多为钢制履带。在工作时,钢制履带与地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固定不变,当其在泥沙地作业时,可能会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导致作业机械陷入到泥沙中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装置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履带与地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固定的缺陷,实现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装置,包括履带,所述履带包括支撑部和变形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变形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轮组,所述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外周面的两侧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轮的外周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变形部可朝向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发生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变形部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变形部均为柔性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变形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为刚性材质,所述变形部为柔性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变形部靠近所述支撑轮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形变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轮组还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履带张紧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所述驱动轮、所述从动轮均与所述履带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齿槽,所述履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第一齿槽设置在所述驱动轮以及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支撑部对应的位置,所述凸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支撑轮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撑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齿啮合的第二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所述轮组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用于使所述履带张紧在所述轮组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履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包括履带和轮组,轮组用于张紧履带,并用于驱动履带绕轮组进行旋转。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轮,支撑轮支撑在履带位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内侧。履带包括支撑部和变形部,支撑部位于变形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撑轮的外周面的两侧支撑在支撑部的内侧,支撑轮的外周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履带的变形部对应。当设置有该履带装置的作业机械在平地行走时,与现有的钢制履带效果相同,当设置有该履带装置的作业机械在泥沙地行走时,泥沙会将履带的变形部顶入支撑轮的环形凹槽内,使履带的外侧面与泥沙的接触面积变大,如此可以降低在泥沙地行走时下沉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支撑部与变形部为一体结构,且支撑部与变形部均为柔性材质,一体结构便于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37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曲轴、凸轮轴的陶瓷CBN砂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电地暖集成系统